查看原文
其他

City Walk|相遇 · 城市秀带

与你同行的 同济大学生
2024-08-23



周末愉快!

又到了我们City Walk的时间啦~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

“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理念在这里被首次完整提出......


根据给出的描述,

你猜到我们今天要去哪儿了么?

没错,就是杨浦滨江!






前篇:工业明珠耀滨江





说到杨浦,首先联想到的便是其鲜明的工业特色。开埠之初的杨树浦尚是地广人稀的荒野乡村。自租界设立之后,优越的航运、生产用水条件,加之低廉的地价,吸引着中外客商接踵而至,在此陆续兴办起众多工厂。至十九世纪末,杨树浦一带已成为工业区。


至1937年,区域内已有57家外商工厂,民族工业已发展到301家,成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基地。据统计,中国近代工业上海约占其中的70%,而杨浦约占上海企业比重的1/3。在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杨树浦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而逐步跃升镶嵌在东海之滨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电厂旧景(资料来源:上海历史博物馆等)


改革开放后,杨浦滨江地区并没有立刻成为杨浦发展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城市内部空间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杨树浦沿线的厂区和码头陆续开始停产搬迁。到2008年,沿江而行的杨树浦路沿线布满了停产搬迁的老厂房,历史悠久但破败不堪的老式里弄和码头,既有的大量工业遗存无法充分开发,致使出现临近滨江却无法亲近滨江的尴尬局面,人气清淡。


2012年发布的《黄浦江两岸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杨浦滨江发展带建设,坚持历史保护与功能开发并重,推动传统工业制造区向现代工业设计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转型,原有滨江的公共空间也将逐步向公众开放。


如何把人人避之不及的“工业锈带”转化为人人向往喜爱的“城市秀带”呢?这个问题的解决交给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设计团队。


在深入调研区段特色的基础上,同济大学设计团队提出了“以工业传承为核,打造生态性、生活化、智慧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滨水岸线”的设计理念,将杨浦南段滨江的开发建设视为杨浦转型发展过程中奏响的一曲交响乐,提出了“后工业、新百年——百年工业博览带、杨浦滨江进行曲”的愿景。


2017年,杨浦滨江西南段(秦皇岛路渡口→杨浦大桥段)率先向公众开放,成为了黄浦江两岸滨江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滨江岸线正式开放,滨水画卷也由此向东继续展开。


1. 黄浦码头旧址

位于今秦皇岛路渡口。该码头原为一废旧码头,改建后专门停靠北洋航线以及欧洲远洋航线船舶,以装卸北洋杂货、煤炭和进出口欧洲货物为主。


20世纪初,一场赴法勤工运动席卷全国。黄浦码头作为勤工俭学的主要出发地,见证了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重要领导人从这里踏上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如今,通过秦皇岛路东侧(杨浦侧)墙面上的大型浮雕、展板和码头内的初心启航展厅,可以了解更多红色启航的故事。



顺着码头区域的步道一路向东,还可以看到欣赏到不少富有创意的景观设计。


秦皇岛路码头岸线段的特色景观设计举例(摄于2024年5月29日。本篇除特殊说明的照片外,均于当日所摄)

2. 上海船厂(瑞镕船厂)

1900年,瑞镕船厂由德商瑞记洋行创办,1912年扩张兼并万隆铁工厂,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后改为英商,1936年与耶松公司合并组成英联船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厂设在瑞镕船厂,成为当时国内拥有最多船坞的修船厂。1952年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1985年上海船舶修造厂改名为上海船厂。


2003年的上海船厂航拍(资料图片)

2019年,处于待开发状态的上海船厂(摄于2019年10月5日)


船厂区域在滨江开发的早期阶段并不对外开放。2019年7月至10月,厂区东北侧的厂房曾被利用起来举办了一场高达展,而后又重归沉寂。



随着区域规划的深化与完善,船厂区域逐渐成为开发的热土,某著名App的新办公大楼就选址此地。


而在今年5月6日举办的“本市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平时视察专题座谈会上,相关人士介绍,上海博物馆北馆将落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区域。北馆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打造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与考古博物馆、全球一流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展示窗口和人民城市“生活秀带”的文化地标。


原上海船厂的船坞,未来或将成为上海博物馆北馆所在地

3. 杨树浦水厂

1880年,英商在伦敦注册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购地建厂,1883年竣工。


1883年6月29日,时任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日供水量2270吨,可供15万人饮用。20世纪30年代,该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3倍,日供水能力达40万立方米,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


2013年,杨树浦水厂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位于厂内的上海自来水科技馆向公众开放。馆内主要围绕上海自来水事业的历史沿革,杨树浦水厂的前世今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上海自来水科技馆内景,现该馆不对外开放(摄于2019年8月6日)


在水厂南侧,复古的滨江步道与杨树浦水厂的外墙巧妙融为一体,市民游客可通过漫步滨江岸线,阅读布局在沿线的各类对于杨树浦水厂的大事记介绍,近距离欣赏水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01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杨浦滨江杨树浦水厂段考察时指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之理念,深刻阐释了城市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核心问题,也对杨浦滨江乃至整个上海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年与2024年杨树浦水厂南侧景观小品同角度拍摄对比

4. 东方渔人码头

东方渔人码头前身为建于1938年的上海中心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又称上海鱼市场),曾被誉为中国第一鱼货市场。鱼市场的码头岸线长200多米,有5个鱼码头,可同时卸5条渔船。由于城市更新需要,鱼市场于2008年停业。


关于鱼市场及码头的相关老照片较少。出于解释说明需要,笔者在下面引用了真人秀节目《The Amazing Race》第六季的三帧画面。录制于2004年9月初的第十二赛段中,选手来到江浦路南端的鱼市场体验搬砖或运冰块。


2004年《The Amazing Race》第六季第十二赛段中对江浦路南端鱼市场及码头的影像记录。图3即为真·搬砖任务


鱼市场悄然归隐于历史长河中,一座全新的东方渔人码头则在原址拔地而起。直通轨交18号线丹阳路站,这座渔人码头如今成为了集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水休闲空间。杨浦区的许多公共活动,也在此举办。


东方渔人码头段滨江今貌


5. 祥泰木行旧址 

祥泰木行,又称山打木行,由德商创立于1884年。其鼎盛时期,仅在上海就设有一个总栈、两个锯木厂、一个胶合板厂和一支船队,雄霸上海木材进出口市场半个世纪。


今木行原址仅剩部分历史介绍。顺带一提,旁边的滨江驿站“人人屋”也曾是总书记到访过的地方哦。


祥泰木行历史介绍一隅

木行遗址旁的“人人屋”,不仅是一个可供行人休憩驻足的歇脚地,更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阵地


2021年6月16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带领笔者在内选读《城乡规划概论》课程的学生们来此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6. 绿之丘

绿之丘原为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在滨江贯通建设期间,设计师们曾对这栋建筑拆留作过讨论,最终建筑得以保留,并改造成今貌。


层层叠叠的绿植、螺旋上升的钢结构、如同丘陵般自由延展的边界……远远望去,绿之丘洋溢着一股浓浓工业风。


绿之丘的建筑内部目前主要分布有上海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和杨浦滨江妇儿之家。外围则设计了多层次的步道和平台,是俯瞰杨浦滨江的绝佳打卡地。


绿之丘外景与内景


从绿之丘顶眺望可见的风景


今年5月29日,2024年首届杨浦滨江世界未来水岸峰会在绿之丘旁的明华糖仓举行。专家齐聚,共议杨浦滨江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道。


2024年首届杨浦滨江未来水岸峰会在明华糖仓举行

7. 永安栈房·世界技能博物馆

旅澳华侨郭乐、郭顺于1921年创建永安第一棉纺织厂。现存永安第一棉纺织厂仓库2座,建于1930年,旧称永安栈房。


永安栈房外景


2023年11月,栈房西半部分改为世界技能博物馆并对外开放。馆内展示了人类生产技能、工业技术的演变历史、世界技能比赛活动的源起,及其发展成为世界技能组织、世界技能大赛的过程。



世界技能博物馆内景

摄于2024年4月13日)

8. 上海电站辅机厂

1921年,慎昌洋行在杨树浦路选址建成了美商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场,开始生产电风扇、电冰箱、手表等金属构件。1980年5月改为上海电站辅机厂,成为我国最大的电站辅机专业设计制造厂。


辅机厂目前处于闲置状态,外围有围墙隔开,仅能简单眺望。后续开发计划不明。


电站辅机厂段滨江外景

9. 杨树浦发电厂

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旧址即杨树浦发电厂,筹建于1910年。1913年4月12日正式发电,是中国建造较早的大型火电厂,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电厂。


2009年,由于能源结构调整和上海世博会的环境建设需要,杨树浦电厂部分小火电机组停产。2010年,根据市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杨树浦发电厂正式停产。


电厂本身如何进行二次开发,目前不得而知,但电厂南侧滨江段的遗址公园,已然有声有色。



在电厂下方的一尺花园里,喝喝咖啡、聊聊天,生活也可以很惬意。


杨树浦电厂与其下方的一尺花园

10. 国棉十七厂

1921年,日本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在上海设立工场,1936年改名为裕丰株式会社。1949年改名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解放前以生产著名的“龙头细布”为主,是全国第一家批量生产棉型睛纶针织纱的企业。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需要,2007年,第十七棉纺厂的设备搬迁至江苏大丰。同年,根据上海纺织发展“科技与时尚”的战略定位,为契合上海市政府将上海打造成时尚之都的目标,原厂区改建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2010年,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一期建成开放,次年二期建成开放,2013年全部竣工。后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


由于原厂区内建筑各自独立,形态亦有所差异,因而在开发过程中,设计师更注重结合其原有用途,因地制宜进行开发。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景


中篇:相遇共栖铸臻品




2019年9月,第三季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会场正式落户杨浦滨江,以“相遇”为主题,这场艺术盛宴从不同层面,充分呈现人与人的相遇、水与岸的相遇、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遇以及历史与未来的相遇。


主展区:毛麻仓库

毛麻仓库前身是创办于1895年的德商瑞记纱厂。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第一丝织厂,是当时全国生产真丝和人造丝的龙头企业。


毛麻仓库的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简洁的红墙立面,凸显了上世纪20年代的技术特征和工业特色。在保护修缮期间,以恢复建筑历史原貌为准则,毛麻仓库结合滨江景观资源,被打造成为了融艺术、文化、科教展览为一体的公共空间。


毛麻仓库外景


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在毛麻仓库内举行的展览,令笔者印象深刻(摄于2019年10月5日)


以毛麻仓库为端,一大批艺术作品和新空间悄然出现在滨江沿线,诠释“相遇”与“共栖”的丰富内涵。



→该点位位于绿之丘南侧



《城市的野生》


使用斑马白线材料,制作植物象征的花朵,移动生物象征的鸟类,来探讨城市中自然存在的方式。人、自然、物、 历史,过去、现在、未来,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这里相遇,生命力变得可视。

《自由方块-方块花园》


采用不同大小的黑色方块的组成方式创造了失序与秩序,以拱廊现有的构浩与浮动正方形间的张力和关系,代表了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转换和相遇。


→该点位位于东方渔人码头


→该点位位于世界技能博物馆西侧

《时间之载》


外观为形似货船的透明容器,容器内放入上海的土壤,呈现出地层的结构。数年后,这里会长出花草,甚至是树木。这个构想可以将上海的过去赠送给未来的人们。

《天外之物》


以单纯抽象的雨滴形态,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生活及艺术的密切关联,使人们在当今快速生活之余,体验艺术带来的轻松、愉悦的感觉。



→该点位位于东方渔人码头西侧


→该点位位于电站辅机厂东侧

《山》


雕塑取自古哲学家头像的局部,雕塑胡子的部分放大并倒立放置在空间内。作品的缺失部分引发了观众对它究意是何物的无尽想象,倒置的哲学家头像雕塑远看像中国的假山石,仿佛是将自然景观移至室内空间。

《ENCOUNTER》


设计充满生命力,像是原始艺术的面具,具备了节庆般欢乐的风格。行在栈桥上,看沿途的风景,与擦肩而过的人群“相遇”,也与这件作品“相遇”。



→该点位位于电站辅机厂东侧

→该点位位于上一作品北侧

皂梦空间


由原上海制皂厂所在区域改建而成,内含咖啡馆和多个与肥皂泡相关的主题景观雕塑

《轻舟过隙》


一件“漂浮”在半空中的舟形雕塑,与来往船只繁忙的黄浦江形成动静、虚实空间的对比。其间贯穿的“时间之箭”,以黄浦江蜿蜒的形态为蓝本,象征着一段抽象的时光。


→该点位位于电厂遗址公园


→该点位位于电厂遗址公园

《黄浦货舱》


两端各有21根钢管,所有椭圆或圆形部分零件都是从废弃沉船上标记的位置上切割下来的。作品从过去的河流中提取一个重要的工业物体,使其更新、改造并再次赋予生命,以提醒人们记住这条河流的强大历史。

《起重机的对角线》


由一组三架橘黄色的起重机组成。主旨是希望赋予这些已经被淘汰的起重机、这些过去的回忆再一次的生命。移动的观众将看到这些金属结构间大是空同的变化与互动。


→该点位位于杨树浦电厂南侧


→该点位同位于杨树浦电厂南侧

灰仓艺术空间


由电厂粉煤灰储灰罐改造而来,曾作为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区分会场,展示杨浦区绿色低碳实践成果,多方位呈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不对外开放。


(本段部分文字说明取自2019年、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相关介绍)


后篇:一米高度谱新篇




从工业锈带华丽转身为城市秀带,杨浦滨江及其周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来此玩耍。


最近,三位小朋友——元元、悦悦和洋洋就在杨浦滨江及其沿线地区开展了一场Mini City Walk,他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呢?


元元

悦悦

洋洋


元元的思考


我发现了一座人民城市滨江规划展示馆,里面不仅介绍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发展,还有旧区改造主题的陈列,很有意思。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骑车畅游滨江的装置诶!从头骑到尾好开心,下次我想叫同学一起来比拼。‍‍‍


(第一视角视频仅作说明展示使用)


但是,平时骑我的小车,每次到电厂东面时尚中心那边保安叔叔就不让我骑了,要骑车去复兴岛方向得绕个大圈出去,能不能在这附近多开一个出口或设置一条过境通道呢?


悦悦的思考


我先到的是离杨浦滨江不远的纺三小区,我的好朋友恬恬就住在这里。小区始建于1921年,里面有好多特别的历史建筑。



恬恬和我说,前两年有同济的哥哥姐姐们来社区调研开展在地行动,还做了一本很好看的《纺三一方志》,大家都很喜欢。


2023年度杨浦区“十佳”睦邻项目——纺三社区 “红色滨江寻访,百年时光回响” 项目,一方志成为项目成果的重要载体(资料来源: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公益团队)


我和恬恬后面还一起去了杨浦滨江,那儿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我想知道,以后,我们也能够和哥哥姐姐们一样,去写一本属于杨浦滨江的一方志,做有意思的在地行动,让大家都能了解这里的故事么?


洋洋的思考


我去了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附近的游乐场和卡其乐园,在那里玩起来好舒服。



我还去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外面的孚光里,它是由几个小亭子组成的,很有意思,但是位置在外面的马路旁有点偏,大家之前都没去过。如果也能放几个小亭子在电厂公园游乐园的话,大家就都可以来玩了,周末还可以搞好玩的集市!


孚光里外景


我希望可以真正意义上骑车畅游滨江我希望能够有地方做白日梦我希望可以有更多活动空间我希望可以有更多

小朋友们的思考与愿望,未来或将化为现实。在同济大学研究团队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合作下,如今,小朋友们也能参与滨江和周边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创建的决策、建设、管理与运营中,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在地实践中成为小小社区规划师。


与此同时,大朋友们则可以通过各个驿站内的人民意见收集邮筒,积极为人民城市滨水岸线建设建言献策。近年来,已有多条市民建议被采纳,并具体落实。


一片新空间、一处新标识、一个新座椅、一本小册子...... 在杨浦滨江,小小的变化汇集在一起,孕育成大大的发展。


位于杨浦滨江秦皇岛路码头驿站内的人民意见收集邮筒


结语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杨浦滨江的每一块空间都承载着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每一个工业建筑都是一本可阅读的典籍、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秉承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的理念,同济大学的设计团队在杨浦滨江的转型升级中,充分利用地区特色与资源,突出工业历史底蕴,营造更具吸引力与人文气息的滨江环境,成功实现了由“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带”的转型,让杨浦滨江成为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开创者与最佳见证者,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迈向未来的杨浦滨江,正通过多维度的渠道设计,鼓励全年龄段的市民游客建言献策,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塑造滨江区域“烟火气”,激发创新发展“动力源”,成就一条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秀带”和“发展绣带”。



策划|沈 元

供稿|沈 元(文案、图片、视频、音频)

编辑|沈 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济大学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