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是战是和 美欧各有分工佯进谋退

吾楼 中美聚焦 2022-07-07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们



















俄乌是战是和

美欧各有分工佯进谋退

          作者:吾楼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承诺的政治秀

难兼顾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利益

拜登政府力推最终外交解决方案



近来,西方舆论建议乌克兰让步或绥靖的声音甚嚣尘上。为了平息和缓冲此类言论,消除乌克兰当局的疑虑和不满,法德意领导人上周组团访问基辅,给予乌克兰加速加入欧盟的政治承诺,并和美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新的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向乌克兰提供远程火炮和导弹系统。6月19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和两天前再次到访过基辅的英国首相约翰逊分别在德国《星期日图片报》和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文,称西方必须继续支持乌克兰,并且为乌克兰的长期战争做好准备。


从当前西欧国家和北约的情况、普京自比“彼得大帝”和梅德韦杰夫关于“欧盟可能像苏联一样消失”的强硬言论、以及周末俄军的炮击行动(致使50名以上乌克兰军官丧生)来看,俄乌这场消耗战的确没有缓解的迹象。美欧近来的举动,似乎暗示外交化解俄乌冲突的选项,并非是对外决策的首选。


但是,高调挺乌并不代表他们已经放弃了优先通过外交手段结束这场战争、防止战争升级的政策选项。双方政治和军事上的示强,掩盖不了美西方对现实当中各方经济利益受损的焦虑。这波挺乌行动,更多呈现了美欧在俄乌战争不同阶段的不同分工与外交策略。



象征意义

大于实际承诺的政治秀




6月16日,法国总理马克龙结束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访问后,在事先没有官宣的情况下,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深夜从波兰搭乘特别专列前往基辅。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也随后抵达基辅。16日上午,四位领导人一同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了会晤。四国各有分工:法德宣布了新一轮的军事援助,帮助乌克兰维持与俄罗斯的消耗战。罗马尼亚则承诺为粮食运输提供通道。朔尔茨则宣布,泽连斯基下周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七国集团(G7)峰会。





为何会有这次访问?首先,三位领导人首次到访基辅是他们政治作秀的必然;其次,泽连斯基对德法意三国军事援助不到位、公开寻求外交和谈的做法(比如意大利5月20日提出的四点和平计划[1])存在不满,需要化解。自从基辛格提出让乌克兰止战促和的提议后,泽连斯基最不希望听到通过结束战争解决西方国家持续高通胀和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提议,也不希望听到马克龙那样试图“维护普京颜面”的任何声音。


泽连斯基尤其对法德意有意担当俄乌之间“调停者”的角色,最为不满。在他看来,2014和2015年的两个明斯克协议都是在法德的主导下达成的,事实却没有效力,所以他不希望法德再次推动达成类似的协议。


所以,朔尔茨和马克龙到访基辅期间,尽量避开了任何针对泽连斯基的劝诫和施压,压制任何一切绥靖的声音。他们在联合记者会上更多地强调“欧洲大陆安全面临危险”,“乌克兰属于欧洲大家庭”以及“我们将长期站在乌克兰一边,捍卫乌主权、领土完整和自由”。通过参观基辅附近遭受俄军攻击过的小镇伊尔平,三位领导人还在战争废墟或被轰炸受损的汽车前,强调“俄罗斯的战争暴行”。


姿态变化最大的是马克龙。


他专门讲了一些旨在消除乌克兰疑虑的话。和之前“要避免羞辱普京”的言论不同,马克龙此次强调“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乌克兰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欧洲将一直站在乌克兰一边”。马克龙还表示,欧洲国家不会要求乌克兰在乌俄冲突解决过程中在领土上作出让步。


即便如此,这一波挺乌行动很难改变德法在东欧问题上的政策,两国与乌克兰的分歧或疑云也不会因为这次访问而彻底消除。准确地讲,这场欧乌外交秀就是德法意尝试消除杂音,让乌克兰获得“再保证”的一个过程,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对于法德意力推的乌克兰加入欧盟,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乌克兰自己的政治、司法和经济体制能否开展符合欧盟标准的改革,也很难说。尤其是乌克兰国内的寡头政治及腐败就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坎儿。



难以兼顾的

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利益




表面上看,欧洲三巨头这波外交声势向俄罗斯释放了一个信号,即乌克兰的经济未来掌握在欧洲和西方国家手中。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俄乌战争导致的石油和粮食短缺及通胀危机、难民潮,正在损害欧洲的利益。战争持续越久,欧洲遭受的伤害就越深。


6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二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发表讲话。


对欧洲领导人来说,经济发展和天然气供应是第一位的,维护二战后秩序和价值观是第二位的。从短期来看,价值观和经济利益,二者似乎无法兼顾。尤其是通胀问题,可能会引发西欧国家内部社会动荡。英国已经爆发了针对严重通胀问题的大规模抗议。


对于价值观层面的利益,欧洲只能通过强调北约立场和欧盟团结来维护。


这也是法德意三国领导人加速让乌克兰成为欧盟候选国的原因之一。但对于第一位的经济问题,英法德领导人最终还是要寻求通过止战来缓解国内的通胀和经济压力。


目前,马克龙开始跟随美国步伐,将通胀问题和粮食危机归因于俄罗斯。这其实也是在为解决通胀问题做铺垫。俄罗斯进一步减少天然气供应,加大了对意大利和德国等经济体的压力,并引发各国对今年冬天将出现燃料短缺的担忧。德国和意大利迟早会继续推动之前止战的外交解决方案。



拜登政府力推

最终外交解决方案



和法德意强调乌克兰的“欧洲属性”不同,美国更注重和俄罗斯通过这场代理人战争博弈的“利益平衡”。当这场战争推高的通胀问题冲击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利益时,拜登政府会加快寻求外交解决方案。


就在德法意三巨头访问乌克兰的当天,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出席了民主党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的活动。沙利文提到,美国将继续“尽最大可能”帮助乌克兰,“首先是在战场上,然后最终是在谈判桌上,我们认为俄乌冲突必须通过外交方式结束”,也不会“向乌克兰施加压力,让其在领土问题上做出让步”。



沙利文承认,美国一直在与乌克兰就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谈判。就“乌克兰希望如何与俄罗斯达成谈判结果”,美国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并与其咨商。他补充说,“就目前而言,在这方面的支持意味着通过稳定地提供武器和情报”,以加强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地位。


沙利文的表述说明,从美国政府的视角看,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情报,也是为了强化乌克兰的“谈判”立场,即如果乌克兰今后选择外交谈判,就是要从美国认可的优势地位和俄罗斯谈判。由此可以看出,沙利文近来多次露面,始终在强调拜登之前在《纽约时报》文章中所表达的“只能通过外交来彻底结束俄乌战争”立场。


总之,美欧现阶段对俄乌战争的处理手法,基本上以推进军事援助、安抚乌克兰为主。在军事方面,美英法德军方和北约扮演主要角色,所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近来一直表达对俄的强硬立场。但在政治层面,美国则在主导背后和乌克兰的外交方案选项。法德意三国方案因为牵扯和俄罗斯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暂时被乌克兰当局搁置或排斥。马克龙也有意“暂时放弃”和莫斯科的外交接触。


美欧的不同分工,本质上殊途同归。虽然美欧内部围绕如何结束这场战争以及乌克兰取得战争胜利的标准存在分歧,但在应对手法上,各方共识大于分歧,即战争长久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很大,美欧将面临更大的经济风险,最终还是要通过外交手段予以化解。


备注


[1] 意大利四点和平计划:


意大利5月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提交的一份旨在结束俄乌战争的和平计划。其中的观点大多与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和其他西欧领导人公开发表的言论一致。和平计划的第一步是停火和前线非军事化。第二点是乌克兰将成为一个中立国,其安全由一个尚未确定身份的国家群体来保障。第三点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双边协议,明确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未来地位。该协议将涉及文化和语言权利,并保障人员、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第四点将是欧盟和俄罗斯之间达成多边和平协议,其中包括俄罗斯从乌克兰分阶段撤军,以及西方逐步取消对莫斯科的制裁。





推荐阅读 俄乌战争:美欧转变风向布氏对华政策:瑜难掩瑕俄乌战争越打越久 美国国内压力陡增 美洲峰会失败 美国在拉美领导力持续下滑乌克兰战争与国际秩序观的重构拜登韩日之行向中国释放的信息小麦战争:美西方与俄政治博弈的延伸粮食危机迫在眉睫 世界动荡风险加剧泽连斯基——膨胀的危险代价俄乌战争对台海局势的潜在影响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