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由“电波”激发出“火花”,这场“面对面”座谈引发诸多思考

上海民盟 2022-07-27

点击上方 上海民盟

关注我们

“《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一种文化现象,离不开团队凝心聚力的付出,也离不开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


“城市文化软实力,来源于历史的积淀,也来源于我们对城市的新认识。”


“艺术的表达离不开对作品的深刻理解,通过灵魂的共鸣与释放,才能创造更有质感的角色。”


“我们要努力跳出‘舒适圈’,走进生活,不能闭门造车,要把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带入文艺作品中。”


“我们要做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发挥出民盟在文艺界的人才优势,创作更多有深度又有市场的作品,打造上海的文化名片。”

7月19日下午,文艺界“我与主委面对面”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近30位文艺界代表性人士济济一堂,从《永不消逝的电波》谈起,围绕“精神永不消失,传承历久弥新”的主题畅所欲言。

座谈会由民盟市委与市文联联合举办,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杨德妹主持座谈,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韩陈青出席并讲话。


上海歌舞团团长、民盟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委员会主委陈飞华,带领剧团创排了《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些列经典原创舞剧,好评如潮。他在会上分享了舞剧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驻演巡演的情况,一句“艺术创作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引发现场文艺界代表的强烈共鸣。


他还介绍了上海歌舞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并深入探讨了剧团的运营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制约,以及上海歌舞团的创新经验,使大家受益匪浅。


上海如何培育更多直抵人心的原创性文化精品?如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提高上海城市和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受陈飞华的分享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启发,文艺界盟员代表纷纷打开话匣,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蔡金萍、吴新伯、金岩、何琳、裘丹莉、孙孟晋、厉震林、费元洪等先后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一次次响起。


大家在讨论时归纳《电波》等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团队”领头羊”陈飞华丰盈的天资、敏锐的洞察力、艺术的整合创造力、团队的领导力及市场的开发力等起了核心的引领作用。“陈飞华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盟员们为有这样一位杰出的老盟员感到骄傲与自豪。


杨德妹和韩陈青对大家的发言一一回应。韩陈青还分享了自己看《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他说,民盟在文艺界大家辈出、人才济济,可以说是盟内“小文联”。此次联合座谈加深了彼此的交流,意义非凡。希望搭建好、利用好这个平台,让更多文艺界代表能够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出更多文艺创作的火花。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传承着红色基因,承载着重要使命;上海也是民盟精神的孕育生发之地,书写了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历史佳话。”杨德妹在总结时谈道,开展“我与主委面对面”走近盟内代表性人士,与市文联共同举办这场联合座谈,一是为了弘扬民盟传统、传承民盟精神,加强民盟作为教育、文化、科技为主界别的参政党的感召力;二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软实力、提升软实力,按照李强书记提出的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要求,作出民主党派成员的贡献。


“人才是民盟的第一资源。”杨德妹指出,民盟的事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吸引年轻优秀的人才加入组织,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培育力度,搭建更多成长的平台机制。一方面要关注前沿阵地,高质量推进组织发展,优化盟员结构,提高层次影响,进一步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倾听盟员心声,深化“我与主委面对面”机制,关心盟员成长发展,鼓励盟员秉持初心,双向发力,进一步激发骨干盟员和代表性人士的使命担当与建功履职。


杨德妹最后提出,希望大家在市文联的关心支持下,围绕构筑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培育更多原创性的文化精品、保护传承上海文脉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提高上海城市和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民盟力量。

市美协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蒋铁骊,市文联协会工作处处长陆琪雯、社会服务处处长李晓军,上海文学艺术院院长胡凌虹等出席座谈。

文字、编辑:郭琪

摄影:王斯博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发现惊喜

记得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