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师徐莉:帮助孩子的前提是什么?

2017-06-19 徐莉 一土教育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90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作者:徐莉,2015搜狐教育年度变革力教师,2016年第二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儿童课程规划设计师,著有《没有指责和羞辱的教育》等。


前言:本文节选自徐莉老师在“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讲座的精华整理,整理人:Linda,啦啦。

正文:

大家好,在分享之前,先请大家思考一下下面这个问题,在心里有一个答案。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的一个分享,或者是一个调查。其实支持各个选项的人都有,而且分别都有很多的著作、理论研究的数据和结论。

我们先来聊第二个选项:原生家庭。这几年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大家也接触得比较多,我们努力去做好父母,实际上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比较好的原生家庭的体验。

关于第三个选项:社会影响、所处的社群,我想引用哲学家的一段话,他说一个孩子,如果他生活在一个高尚的社区,那么他成为一个好人的概率,实际上是大于他生长在一个卖淫嫖娼杀人吸毒的社区里的概率。所以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实际上有很多研究的数据和结论支持。

第四个选项就是个人经验的拓展,比如说教育。我们之所以重视教育,是觉得教育对于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我们努力去做一个好老师,努力给孩子找一个好老师,或者是努力地去做一所好的学校。

但实际上随着心理学的研究,或者说随着对教育的整体研究发现,目前来说,整体认为对人影响最大的是选项一:遗传因素,这恰恰是这四项当中最难以改变的,因为我们可以努力地做好的父母,可以去孟母三迁,也可以为孩子择校择师,但是我们目前的技术并不支持去改变一个孩子的遗传基因。这方面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影响心理学的40项研究》,大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两位科学家发起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长期研究。

他们研究什么了呢?

他们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同卵双生的56对双胞胎,这也就意味着这56个孩子的遗传基因是完全一样的。

为什么是56对呢?

因为他们对这个实验的对象有一个很大的限制,那就是这56对同卵双生的遗传基因完全一样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因为各种原因被不同的家庭所收养,这意味着这两个孩子除了遗传基因一样,他们最后经历的养父母,原生家庭、所处的社区,所接触的邻居,邻居小伙伴,读的学校,老师,同学,工作以后所经历的老板同事等等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他们每年都会对这56对实验的观测对象进行分析和监测。

在早期的时候,他们收集的数据显示,所有的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却越来越小,也就是当他们日渐成年之后,他们在很多事情上的相似性,远远大于人群当中任意两个人之间的相似性。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就是我当时看到数据的时候,有一项的相关性让我很震惊,那就是宗教信仰。在我们看来,这个非常意识形态 39 38899 39 15231 0 0 3544 0 0:00:10 0:00:04 0:00:06 3544的东西,居然也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个是令我非常震惊。

这项研究结果,在20年后作为论文进行公布的时候,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界里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一方面是针对研究的方式和结论,另一个方面,他们觉得这个太颠覆了,因为如果遗传对人的影响这么大,那么我们何必再去做一个好的教育,何必再去营造一个好的公平的社会,或者何必再去努力做一个好父母呢?所以这在教育和心理学界都是不能被接受,大家反复地质疑它。最后连两个研究者也站出来,承认他们的实验设计,包括题目的设计,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否定教育之于人的影响,而是让大家去重视我们一直忽略,或者是无视的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

实际上他说了两层意思。

第一,遗传不应该被我们所忽略。第二,正是因为教育、家庭、社群之于人的影响如此有限,但它确实是可以影响人的,所以才显得尤其宝贵。

一、理解是帮助的前提

那么回到我们今天的这道题,为什么我会选这么一个朴素,不抓眼球的话题?

因为在教育中,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最艰难的功课,并不是去提高自己教养的认识和技巧,而是去努力地无限地完成一个完不成的任务,那就是理解孩子,或者叫理解儿童。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中最艰难和宏大的命题,因为我们很难去解码遗传的因素,现在科学还在不断地去研究。但是,我们却不可以等待这个结果,教育一直在发生,影响一直在产生。

下面是一位医生的墓志铭,这段话阐明了本次分享的选题意义:

正是因为我们理解儿童是不可能和需要无限努力的,所以我们能帮到孩子的时候并不多,真正改变他的时候也很少,我们确定可以做的只是去陪伴他、在他难过的时候安慰他。这三个趋向状态的词实际上阐明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或者是今天分享的一个前提。

从大家反馈的选项来看,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责任有一种诠释 — 那就是作为父母,我们很担心自己会做错什么,对孩子造成一种伤害或是不好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存在。

作为老师,我们也很担心自己会做错什么。明明是好意,却成为孩子憎恨和一生的噩梦,这都是我们作为父母和教师很难逾越的一种担忧或者是压力。

实际上,对刚才这道题,有的人会从积极的方面去影响、看待它。虽然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的帮助也是有限的,但是一旦确定我们能帮上忙的时候,不要犹豫。还有,当我们帮不上忙的时候,不要太过焦虑或给自己太大压力,因为人本身有一种自愈的能力、一种成年后对过往经验进行重新理解和诠释的能力,我们也叫它自我修复的能力。所以真的不需要为一件小事耿耿于怀,或者是因为自己的不足和有限,而感到教育的不可能。

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和教师,应该形成这样一种对人的理解和对教育的理解。学龄前,特别是在10岁之前的孩子,我们几乎不会轻易、甚至不会把他一些所谓的行为问题归结为一种道德问题。这些我们所认为的行为问题可以分两类:

第一类是你认为是问题,实际上不是什么问题,它会自然地消失,就像疾病一样会自愈,反而因为你不恰当的干预和过度的担心,这些有问题的行为可能会巩固下来。

第二类是确实需要帮忙的问题。只有依靠帮助,他才能摆脱这个行为带给他的困扰。

除这种分类方式之外,还有一种分类方式,那就是不成熟、未满足的需要、压力与弱势。

第三种情况下孩子所受到的所谓的伤害,实际上都不是不可逆的。一些身体的先天疾病其实在人群中的分布也是非常少的。所以我们讨论或者需要更多了解的是前面两种情况,即不成熟和未满足的需要。

1. 先说不成熟。

举个例子,几个小孩在一块玩,玩的时候打起来了,孩子们开始哭,大家都很难过,然后你也很生气:怎么能打我的孩子呢?或者你很抱歉:我们家孩子又打别人了,别人妈妈很生气,然后你表示出不满和愤怒。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们之间的纠纷。有的家长说没事,他们打一会儿明天又好了。还有一种情况:家长说怎么老是我们家孩子挨打?我究竟应该还手还是不还手?其实这是一种不是A就是B的两极选择。

实际上通过我的观察和与孩子们的总结来看,孩子处理纠纷的方式有很多种。面对这种所谓你打我、我打你的事情,我们那次讨论总结了12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在孩子们无意识的情况下,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比成年世界的打和不打要多的。但是,我们的理解是很简单的——不是进,就是退。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是我们对他们理解不够。

不成熟是什么意思?

我们有时候没有意识到,孩子们之间的这种动手,有时是沟通能力的不足。

比如,在我的班上,男孩子特别容易好好的给别人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你会发现别的孩子加入游戏或者是参加活动很自然就进去了,而他总是可怜巴巴地绕半天,然后说能不能让我玩呢?马上他会听到很干脆地拒绝:”不能,我们不跟你玩!”于是他很生气,下面直接开始动手,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人好好地说着话,其中一个孩子突然上去就是一下,而且下手特别地重,别人就生气或是哭了。

实际上他表达的是一种想要加入的意愿,或者是愿意与人发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但是他的语言跟不上这种意愿。女生的情况在低幼的阶段要好一些,她们特别能说。男孩子讷讷于言的更多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总觉得哪个孩子爱打人或者是我的孩子特别爱打人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沟通能力的不足不能作为道德问题去解决,否则会给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一种非常大的压力,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妨碍孩子社会技巧的发展。因为虽然他们不会归纳成理论,但是实际上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非常多的。

再比如,身体发育的不成熟。过早执笔的孩子,如果被老师和家长要求写出笔锋,就是点由轻到重、撇从重到轻这一类的要求,他们当中成年以后握笔姿势不正确的比例会非常地高。这是为什么?因为低龄孩子手部力量的控制有一个发育过程。他在很小的时候用毛笔这种比较硬的书写工具去完成这种笔顺——也就是笔锋,这种精细的动作对他们来说很困难,虽然你觉得很好做,但是孩子因为身体的不成熟就做不到。

因为身体还不成熟,如果过早要求笔锋,再加上印制的这个书写工具,那么孩子就只能用我们认为很怪异的姿势(比如说勾手),五指过度用力,攥着笔来写字,而本来是不需要五个指头用力的。老师说书写姿势要端正,看书姿势要端正,否则会驼背或者近视。但是因为你提出的要求超过了这个年龄能够达到的标准,所以他只能用一种不正确的方式去完成,这时的不成熟就会成为你们两方之间一个很大的冲突。

情绪调节也是类似的事情。

比如,我们会强调男孩子不要哭,或者不能哭。在孩子情绪调节的过程当中,它有一个发育过程。认识情绪,并且调节或是改善自己的情绪——这个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如果仅从结果的角度去考虑,强调男孩子不能哭,否则就是不坚强、不勇敢,这并不能帮助他达成情绪的认知和成熟。于是你也会很苦恼:我说了很多遍,我们家男孩子就是很爱哭。我们已经想办法了,可是他一点点事情就会发很大的脾气,我们全家都不是这样,为什么会养出一个脾气这么坏的小孩?其实你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不成熟包括社会技能的不足和智力的不成熟,就是你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在孩子那里真的做不到。

比如,我们给二年级的孩子四个句子,让他们做逻辑性的梳理和排序,这时的错误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强行要求二年级的小朋友完全正确,你会非常痛苦。实际上,这个事情如果放到四年级去完成,绝大多数小朋友都能够轻松地排出正确的次序。

所以我们说不成熟,是让你去理解平时解决不了和不能理解的一些儿童行为问题的方式。

这种理解对于改善有帮助吗?

当然有,如果你真正找对了原因,找准了原因,并且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匹配的方法,那么很多问题就不会难以改善;或者有很多问题,原本不是问题却被折腾成了问题,这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当中最大的痛苦和难处。

2. 关于“未满足的需要”

这一点,相信大家已经听过不少了,比如说要接纳孩子、给孩子安全感、让他有一种被关注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有自己的权利等等。但是有一点可能会挑战大家的认知,那就是:从人本能的需要,到教育学的需要,其实还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人。

我们如果你读了一点马斯洛,或者听了很多讲座,会知道人有什么样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但实际上我们要考虑是,如果你愿意给予孩子某种程度的满足,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要权衡的,要考虑怎样满足他才能让他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个叫做教育学理解上的需要。

当你能够从以上三点去分析一个低龄孩子的所谓的各种行为问题的时候,接纳才成为一个事实。因为接纳不是说放纵他,爱干嘛干嘛、爱怎么闹怎么闹、做不好就算了,这个不叫接纳。接纳的意思是明白真正的原因,然后帮助他面对挑战,帮助他解决困难。

二、给大家的四点建议

下面是我给大家的四点建议。当你很烦的时候,回到这四点,可能心里能够得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实很多时候答案在自己那里、在你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那里,而并不在专家那里,因为孩子与孩子太不一样了。

第一点是创设预防问题的环境。

举个例子,有一个家长跟我说,他们家孩子回家后特别磨蹭,什么东西都去摸一下,转完一圈再去做学校老师要求的事情,结果就拖到很晚很晚,大家都很难过和焦虑。

我跟他说,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 — 一进家门就把他所有的生活问题全部解决完,上厕所,喝了水,然后答应让他玩喜欢的东西,但要做完作业以后再弄,而且把它们全部放到离他很远的地方。然后给他一个钟,教他怎么看,跟他做一个约定:你已经喝过水、上过厕所了,做完作业或者完成任务以后你才能动这些东西。在这个约定之下,你至少有20分钟或者30分钟,需要坐在这里专注地做好这件事情。

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干扰性的因素和物件。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些冲突是可以被预防性避免的。

再比如,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我们也有一些技巧,可以预防行为问题发生,而不是等到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后再去训斥和惩罚他,这样就把次序弄颠倒了。

第二点是有效的交流。

很多父母跟我说,孩子回来没什么说的。问他怎么样,说”还好”;问他开不开心,说“不知道”;问他难不难过,也“不知道”。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第一个就是低龄孩子的语言发展问题 —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能说、什么都会说。其实有效的交流不纯粹是语言上的、或是对发生过事情的回溯,因为这种能力也是很不一样、有差异的。

有效的交流,是指你通过长期的相处和观察,能够大致评估自己的孩子或是学生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是不是需要帮忙,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他。此处的“交流”是指信息的有效的交换,不纯粹是聊天或话语比较多。

这是我们在养孩子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段位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第一个孩子照书养” — 因为没经验,不太会观察,也总结不出来这种信息,不能够发起有效的交流;“第二个孩子当猪养”,为什么?就那么回事,没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前面已经给你很多这种有效交流和无效交流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点是帮助并接受限制。

我看到一土教育之前发过一篇很好的文章:为什么中国孩子行为上无法无天,思想上却缩手缩脚?。帮助他理解并接受限制,并不会妨碍他的创造性,或者是约束和剥夺他的自由。当一个人能够接受并理解限制的时候,这既是一种社会技能的发展,也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这两种东西都有一个很俗的叫法,叫情商,在此不做展开,因为这些不是本次分享的重点。

最后一点是超越行为主义。

针对中国人的语境,也就是说,觉得好的就应该夸、应该奖赏。学校里,老师发红花,十个红花对一个星星;在家里,我们去吃一顿,或者带你出去玩。要是错了,就得罚,想怎么罚有用,怎么罚下次就不犯错了。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学里的行为主义倾向,在中国特别的迷恋和盛行,因为我们做小孩的时候,别人就这么对我们的,然后我们也想不出还有别的办法了。实际上办法很多,就像今天的这个题目,在想怎么罚、怎么奖之前,首先是理解。基于理解,有些事压根就不需要罚和奖了。罚和奖实际上只是与孩子交流和回应孩子的众多办法之一,而不是全部,所以不要总是讨论怎么惩罚才能避免行为再次出现。我觉得这种不是基于理解的教育。

三、教育的可为与不可为

以上的几点观念,是我们的一个总结。

其实我们说到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时候,特别是最后“自己”这两个字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遗传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 — 保守估计在50%以上,有的激进的科学家认为超过90%。这个部分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不可能让孩子回炉重造,给他换一个基因。人的教育,只能基于他的先天特性,为他建立一个更好的可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你或是其他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为的部分是基于对孩子的理解进行的。一个精心养育孩子的父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是不爱、不管,而是过度的操控心,急于判断对错,或想到一个后果自己吓唬自己。

再就是忘记了孩子在变。他变了,你就相应地做出新的理解和变化,得跟上孩子的变化,否则你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好带了,越大就越难了。其实不是这样。每走一步,当你觉得不好和有困难的时候,好的一面是孩子长大了,他有了秘密,这是一种心智的成长。当他有事不跟你说的时候,说明他有能力把握这件事情、控制这个事情,有信心不会流露出来,这真的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作为父母,对成长应该有一些更好的理解。


推荐阅读:

做“好家长”,不容易

当我们谈论磨蹭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孩子在一土的真实经历

为什么中国孩子行为上无法无天,思想上却缩手缩脚?

中国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