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航”型企业与金融危机

2018-02-09 朱海就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

最近全球股市大幅下挫,上证指数跌到3100点附近,之前的蓝筹股也加入到下跌行列。资本市场的动荡,是法币体系下难以避免的现象。虽然法币体系是金融危机的最终元凶,但在资本市场上,某种类型的企业容易成为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它们有着比其他企业更大的风险,如最近被频频曝光的“海航”就属于那样的企业。在市场中,还有不少类似海航这样的企业,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海航型”企业。


“海航”型企业提供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危机的样本。虽然不能把危机的根源归到这类企业头上,但考察这类企业,有助于从“微观”角度认识危机。来看南方某著名媒体对“海航”的报道:


“将土地注入上市公司形成巨额净资产,并将资产规模剧增的上市公司股权向银行质押贷款;同时,土地上的相关房地产开发项目,又可以开发贷款的方式再向银行获得融资;此后还可以再将融资所得资金注入旗下其他上市企业,迅速扩大公司资本规模与实际出资额,再以此展开新一轮并购,并质押股权获得新的融资…”


“海航”型企业不断地依靠借贷、抵押来扩大企业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了大量的信用,是M2的制造者,信用扩张的推手。大量借贷,一方面意味着制造资产泡沫,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高负债。“海航型”企业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有一个庞大的“企业群”,其中有金融公司、制造类企业和服务类企业,这些企业相互之间持股,层层控股,有点类似日本的株式会社。“海航型”企业规模庞大,但没有自己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方面和“华为”、“格力”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资本市场上,有大量的并购案例,企业之间的并购实现资产重组,提高效率,实现共赢。但“海航”型企业的并购似乎不是这样,它们占用了大量资金,但没有创造出新增的价值,比如海航收购希尔顿花很多钱,但希尔顿还是希尔顿。


在资本市场中,有不少类似海航那样的企业,其中以那种“业务依靠政府投资,资金依靠国有银行”的大国企为最具有代表性。这种国企的规模和海航一样,往往也是很大,很臃肿,它们也没有自己独特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业务来自政府的投资,从政府那里获得项目后,转手包给民营企业,通过转手就获利了,自己甚至都不需要干活。这类企业没有造血功能,是被政府的项目和廉价获得的信用养肥的。如政府减少投资,市场利率提高,这类企业就会露出原型。和“海航”不同的是,这种大国企可能不会像海航那样遇到流动性危机,因为政府往往会出手救它们,为它们提供流动性。显然,假如政府这样做,就损害了市场效率。


“海航型”企业,也有可能是民营企业。某著名的房地产民营企业,在几年前就开始转型,最近也吸引了腾讯等公司的入股,其目前状况应该还不是太糟糕。当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是“海航型”的,比如格力与海尔这样的企业,主营突出,产品非常有竞争力,它们是资本市场的积极力量,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国企不多见。


虽然我们不清楚“海航”是国企还是民企,但由于民企也有可能有上述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重要,只要是具有这种性质的企业,都是资本市场的风险。最近股价下跌,将会使我们对这类企业的本质有更清楚的认识。把资本交给善于利用资本的企业家手中,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这样的资本市场将会成为经济的强大助推器。资本市场是激励和甄别企业家的。比如特斯拉这样的公司,非常具有创造性,虽然目前还亏损,但其产品得到公认,这在股价上也反映出来。资本市场不是角逐权力的场所,那些依赖政府来维持生存的企业理应被淘汰出去,否则资本市场就不是健康的。


近期,中央一直在提“控制风险”。那么,什么是“控制风险”,不让股价下跌是控制风险吗?不是。控制风险在于不要人为地维持“海航”型企业的经营,不要人为地去为它们输血,让市场去决定这类企业的命运。相反,假如政府再像上次危机时那样去“救”,那不是控制风险,而是维持风险和制造风险,这样做也扭曲资本市场,让市场充满风险。


对于危机,一定要摈弃凯恩斯主义那种从“宏观”角度来处理的做法,那只是用货币制造幻象。通过刺激,数据好看了,给人感觉好像危机消除了,其实根本没有。要消除金融风险,只有依靠“企业”层面,也即“微观”层面的再造。


“危机”其实是“机会”,期待不要浪费危机。


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是传播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哈耶克

iOS端读者可直接扫下方二维码给

作者赞赏,谢谢大家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