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能汽车产业,未来将走向何方?

益读社
2024-09-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自动驾驶汽车越来越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正标志着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汽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格局会是怎样?如何超前布局颠覆性创新产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系教授刘学在新书《终局思维》中仔细识别了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智能手机产业在技术结构与功能结构、经济特征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智能汽车的终局做如下判断:


产业规模


随着经济增长、成本下降,全球对智能汽车的需求量一定会增长。智能硬件极快的技术进步与汽车利用率提高两个因素结合,将使汽车更新频率提高。

所以,到成熟阶段后,智能汽车的产量会高于目前传统汽车的产量。

但智能汽车的功能结构将影响智能汽车需求量的增速。自动驾驶实现之后,个人拥有的汽车可能用于出租;出租车供给增加且不需要司机,使用出租车的成本相对下降,便捷性显著提高,加上共享产权意识进一步增强,中低收入者拥有汽车的欲望可能降低。

综合这些因素,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相对于传统汽车需求量的自然增长速度,智能汽车需求量的相对增长速度将会略低于传统汽车。

刘学在书中分析,未来部分智能车企的收入来源与现金流结构将会变为:

① 硬件销售收入。包括汽车及关联产品销售。可以预期,智能汽车的更新频率会提高。

② 软件服务收入因为智能化服务的部分功能与智能手机重叠,所以如果不考虑未来涌现的新功能,再加上汽车硬件的价格远高于手机,这部分收入在车企收入中的占比会低于智能手机厂商软件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

③ 运营服务收入。不仅前向垂直整合的制造企业会提供智能汽车运营服务,而且专业运营服务平台如滴滴、优步也可能后向一体化到整车制造。


产业竞争格局


刘学认为,智能汽车产业可以容纳的企业数量将多于智能手机产业,而且将多于传统汽车产业。

智能汽车硬件技术进步速度快;汽车制造既有产品生产端的规模经济性,又有软件用户端的规模经济性;数据的黑洞效应非常显著;汽车和操作系统平台具有一定的网络效应;事关安全,客户对品牌声誉极为关注。

这些因素使得掌控核心软硬件的前两家企业集团将会在全球市场上居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其市场份额可能接近50%。

智能驾驶系统的产业集中度将会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产业类似,前两家企业将占80%以上的份额。

刘学分析到,在智能汽车导入期和高速成长阶段,产业将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随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产业将趋于集中,最后达到相对稳定的格局。

汽车运营行业的格局将随着智能化的提高而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制造与运营的一体化,汽车运营行业高度分散的格局将会被打破,产业集中度将会显著提升。


主流的商业模式


在刘学看来,智能汽车的技术结构、功能结构与智能手机更为一致,智能软硬件系统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更大。

另外,智能汽车的安全责任将在主机制造商、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商、汽车运营商(者)及其他交通相关方之间分配,其中主机制造商很可能是安全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因此,基于责任承担的考虑,制造商前向一体化,直接运营汽车,或者运营商后向垂直一体化,参与制造汽车,将成为重要趋势。

刘学参照智能手机产业主流的商业模式,结合汽车制造业的特点,可以推断智能汽车产业未来主流的商业模式如下:

● 掌控核心软件和关键硬件的整车制造与运营型。

● 独立的核心软件(操作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提供型。

● 掌控上游关键部件或模块的整机制造及运营服务提供型。

● 掌控流量的后向垂直整合型。

● 专注于设计与制造的专业制造型。

● 专业化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型。


主导设计


主导设计无法通过参照的方法来识别,只能通过比较哪种技术模式能够解决颠覆性创新产品导入市场的关键挑战以及生态系统的综合能力来判断。

刘学举例,特斯拉推出的第一个端到端AI自动驾驶系统FSD Beta V12采用自主学习的生成式大数据AI。

通过L2、L3级别汽车获得的真实驾驶事件的数十万个视频帧来训练其神经网络,这使得代码减少、模型简化,对芯片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

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系统研发与车辆制造一体化,可以实现有效数据获取与模型训练优化的无缝衔接,而且特斯拉采用专利公开,愿意分享产业发展的果实而不谋求独占市场。

因此,只要其技术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智能驾驶的关键问题,很容易得到客户认可和其他伙伴的支持。

特斯拉现在采用的摄像头视觉感知+ 神经网络模型的技术模式,最有可能成为智能驾驶的主导设计。未来经过两年左右的进一步改进,很可能实现智能驾驶的安全保障。

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AI驾驶系统,复杂性、新颖性非常高,成熟性比较低,研发过程周期较长,很难一步到位。配套的辅助设施,包括路端、云端需要的辅助设施投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

智能驾驶汽车关乎安全,包括用户、行人、其他车辆的安全,甚至社会的安全、国家的安全,产品准入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测试。

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意味着主导设计形成的周期较长,技术开发也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提升的过程。

作为在位者的传统车企与作为挑战者的科技公司在资本和政府力量加持下的博弈,最终谁更可能胜出?起步阶段,传统车企占据明显有利的地位。

科技公司相对分散,而传统车企相对集中,科技公司的智能软件必须装载在传统车企的汽车上才能够导入市场,再加上资源能力方面的明显优势,传统车企有了发展自己可以掌控的“灵魂”的底气。

刘学分析到,传统车企没有太多的时间培育智能驾驶系统业务所需的核心资源与能力,而且主导设计一旦形成,将加速传统汽车业务的萎缩,导致传统车企的现金流承压,很难支撑电动化、智能化的双重转型。

刘学认为,这将是全世界所有传统车企共同面临的挑战,这也意味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将面临重大的调整与重构的过程。

来源:刘学《终局思维》

—- END -—

往期推荐

高质量发展,陕西进行时……

大模型安全研究,道阻且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读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