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北京文艺论坛”专栏 | 景俊美:北京舞台艺术的新面貌与新特点

以下文章来源于京艺苑,作者景俊美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北京舞台艺术的新面貌与新特点


景俊美



一、红色题材戏剧的成熟化与多样化

我国创演红色题材戏剧有优良的传统。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歌剧《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创造了一座座艺术丰碑,被我们视为红色经典。近年来,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百年之际,全国上下创造了大量红色题材戏剧作品,文学上的探索、题材上的开拓和舞台美术的全新展现,使得红色题材戏剧的艺术水平不断攀升,并逐渐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多手法的丰富和厚重。


2022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便是一次有效的检验。如国家京剧院展演剧目《红军故事》和竞演剧目《风华正茂》均为红色题材。二者虽同为红色题材,但艺术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却大不相同。京剧《红军故事》以一名普通红军战士的视角,回望了红军长征时三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故事虽然平凡,涉及到的人物也都是革命历史时期中的普通人物,但是通过这些故事和人物,观众可以真实可感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京剧《风华正茂》关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何从青年时代走到国家领导人之路这一特殊领域。剧中以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为圆心,以亲情、爱情、友情、同道情、师长情等情感线为径,划出了一个有时间轴又有空间轴的立体的圆。


无独有偶,北京人艺展演的话剧《香山之夜》也有伟人视角,但聚焦的维度和表达的方式均十分特别。从表达方式上看,《香山之夜》用时空“对话”的方式探索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不同心理、动作和语言。从聚焦维度上看,该剧仅用两个演员去展现攸关中国未来走向的重大历史。这种打破常规,以努力创造舞台表演艺术新的呈现方式和审美表达的探索,实现了一种别样的艺术自由。此外,红色题材川剧《江姐》、昆剧《瞿秋白》、京剧《李大钊》、苏剧《国鼎魂》、锡剧《烛光在前》、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都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了革命历史时期从革命先烈到普通民众身上所蕴含的百折不挠、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


二、现实题材戏剧的时代性与生活性

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戏剧永远应该与时代同步。因此,现实题材戏剧创作是时代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过因为这种天然的“宿命”,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往往陷入写真人真事、好人好事的表面“现实”之中,而忽略了跳出当下的局限去探索强烈的时代诉求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相比之下,在众多现实题材中开拓出更加聚焦、更加提炼的“典型”故事,进而充分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属性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尤其值得深入分析。


近年来,河南豫剧院再次卯足了精神推出了多部好戏,比如《村官李天成》《香魂女》《焦裕禄》等。其中,河南豫剧院三团最新创演的两部戏就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索,一部是《重渡沟》,一部是《大河安澜》。《重渡沟》有别于一般现实题材作品的主要特征,首在于立体性的人物塑造。特别是主人公马海明的人物形象,是建立在“情理交织”“人事交织”“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交织”的三重坐标里的深刻呈现。《大河安澜》可谓是再次全方位证明了三团的艺术实力,该剧不仅改写了豫剧善演“农村题材”的历史,而且将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以年代剧的方式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守河画卷。同是对黄河的书写,舞剧《大河之源》诠释的是生态保护,该剧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探索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国家话剧院的展演剧目为话剧《谷文昌》,该剧的艺术取舍巧妙而真诚,即紧紧围绕最能反映主人公的思想高度和精神世界的两件事进行有始有终的深描:一是努力把敌伪家属变成壮丁家属,还历史以公正、还百姓以公平;二是决心根治东山的风沙,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种双线索交织与共地叙述主人公“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探索,更加立体地开掘了故事内容的丰富性,进而系统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人生信仰。同样是现实题材,首都创作或进京展演过的话剧《主角》《兵心》《柳青》《喜相逢》《桂梅老师》、河北梆子《李保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彩调剧《新刘三姐》等,均以深度的艺术挖掘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层面,在舞台空间和观演关系的探索上,既展示出自身的独特性,又推动了具有规律性的艺术创作手法和整体性艺术构思。


三、激活传统的精致化与现代性

中华民族是最善于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的民族。5000年华夏文明史和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无论是以“古装”形式还是以传统精神去创作艺术,戏剧史上都书写了不朽的辉煌。且不说戏曲艺术中演不完的杨家将、说不尽的包公戏,就是话剧、舞剧、音乐剧等其他舞台艺术形式,都从传统中汲取了无限的能量。现象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和舞剧《五星出东方》均是首都舞台艺术的佼佼者。


《只此青绿》的艺术起点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本是一幅青绿山水的名画,转换成动态的舞蹈需要很多“重构”,比如关于古典美学的当代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当代舞蹈的叙事结构与语言策略以及文化传播的方法与路径等。编导深谙传统之精神,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章节,回望了历史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上可通达文人的“山水精神”,下可接续民族民间技艺体系。这是一个最全面也最立体的中国,也是被我们忽略了的美学空间。她的创作源于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集中展现了本土题材、现代意识和当代转化。最终,“诗性”“沉浸”和“跨媒介”成为该剧最具创意的表现形态。


莆仙戏被誉为 “宋元南戏活化石”,传统剧目高达 5000 多个,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莆仙戏《踏伞行》脱胎于传统莆仙戏剧本《双珠记·逃难遇亲》,并汲取了“走雨”“留伞”的表演和情节,在充分挖掘、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当代人的审美与哲思,最终呈现出喜而不闹、雅俗融通、意蕴丰厚却不艰涩的机趣与诗意。这种高度尊重传统后的“化腐朽为神奇”,体现出主创的精神旨趣和审美追求,即创造性转化古典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同样关注传统题材的戏剧还有京剧《嫦娥奔月》、话剧《林则徐》《于成龙》等。整体看它们都从不同侧面激活了传统,并在舞台呈现上实现了精致化追求和现代性表达。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文艺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