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写出业界高赞的文化报道?巴金、沈从文、冯骥才都成了他的密友……

王笈 庖丁解news 2022-03-17

中国新闻社高级记者陆谷苇(笔名“谷苇”),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3月30日上午6时在上海仁济医院东院逝世,享年89岁。


在上海,陆谷苇是有名的文化记者,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沉浸在文化报道工作中,对文化名人的专访尤见功力,连续采写过巴金、周信芳、丰子恺、白杨、赵丹等一批上海文坛艺苑知名人士的访问记、特写、通讯等,被境外媒体广泛转载。署名“谷苇”的文化名人系列专访成为了“中新风格”代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春,巴金与陆谷苇和李舒,合影于华东医院。


令人钦佩的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与朱屺瞻、陈从周、冯骥才、柯灵、张乐平、沈从文、刘海粟、程十发等文学艺术界的文人雅士都成为了好友,与文豪巴金之间的深厚友谊更是媒体圈的一段佳话


如何写出享誉业界的文化报道?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谷苇”的“新闻人生”中获得启发。


学会交友——酒逢知己千杯少,天涯握手尽文人

巴金老了。’近几年,好次去看望巴老的时候,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满脸的皱纹,听着他吃力地说着闲话的时候,我都有这种感觉。但是,每当从他手拿过才写成的,或者刚发表的文章,初初读过,就又会觉得:巴金并不老。他的文章,还是这样热情,这样年青。”


——谷苇《思想不老的人——巴金纪事》

 

“谷苇”与巴金交往甚密,这在媒体圈并不是秘密。执笔《文坛人物采访一得》时,陆谷苇曾动情回忆:“巴老对中国新闻社记者是有感情的。我除了像普通的读者那样尊敬巴金之外,还特别感谢他始终如此地给予我们工作上的帮助。”


1979年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重建后,陆谷苇作为分管文化报道工作的记者,连续报道过多篇关于“巴金的创作与生活”的专访、通讯、人物特写,其中不乏颇受境内外关注的新闻。这些稿件的采写,多是事先出题目、定主题,临时找巴老作长时间疲劳轰炸式的采访是不多的;大多数情况仰仗于日常访问的积累,依靠自己对这位海内外读者普遍敬仰与关心的作家的经常注意。

 

▲巴金与陆谷苇合影


我总觉得巴金是新闻记者的良师,又是益友。每次我去看他,他都坦率地说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问题去拜访他;也有时则是光听他谈话。但每次谈话,我多半都是事后追记,这样便不至影响谈话时的情绪。”

 

陆谷苇保持着与巴金的经常联系,即使不能做到对巴金“一言一动,了如指掌”,也大体说得出他的近况和最新消息,包括他的健康和他关心的问题。这样,一旦有了“突击报道”的题目下达,只要稍花一点时间作“点题”的采访,就能完成报道任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记者伏案写作的时候,日积月累的材料就会在脑海中涌现,等待调动,为报道服务。

 

长期艰苦的工作,终于换来了被采访者的信任。1986年秋天,陆谷苇忽然接到一位同行的电话,想让他提供一些有关巴金的近况,陆谷苇表示不解,“为什么不直接去采访巴老?”这位同行解释说,已经联系过巴金家,因老人身体欠安,不能接待来访记者,但其家人表示您可以去找中新社记者,他了解巴老的情况也许比我们还多。”对于同行的要求,陆谷苇尽可能地予以了协助,把自己了解的巴金创作与生活情况娓娓道来。


▲巴金抒发爱国之情题字给陆谷苇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陆谷苇看来,作为记者,采访对象总归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想要了解对方的思想,打开对方“心灵的窗扉”,首先要取得对方的信任,才可能使之采取“不设防”的态度;要他倾诉自己工作的甘苦、生活的悲欢,先要取得一个朋友的资格,让他感到是可亲的、可信的;要获取对方的友谊,首先要尊重人、关心人、了解人。使采访对象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你这位记者来找他,是“与人为善“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新闻前辈范长江所说: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有朋友。交朋友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要做大量的工作,要生活在他们中间,很熟,有感情,彼此有交流,互相给予方便,互相服务。

 

除了工作中的相互给予方便、相互服务,日常生活中也要发扬这样的精神。有一位作家曾苦于找不到自己的“第一本书”,碰巧陆谷苇有,就送给了这位作家;有的诗人记不清引用了谁的一句旧诗,正好陆谷苇记得出处,就写信提供了情况……正是这些微小的服务工作,往往能使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友谊更深一步。


开卷有益——读万卷书以致用,下笔如有神助


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个秋天,刚进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的陆谷苇,在迎新会上听到了当时的校长、新闻系主任陈望道的一席话:“记者应有广博的知识与广泛的兴趣。在历史学方面,你应该也是历史学家;在社会学方面,你应该也是社会学家。不能做‘家’,也要让这方面的专家感到你不是外行。”


此后多年来与文艺知识界人士的接触中,陆谷苇深感许多专家、“权威”确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的专业知识当然丰富,但其他各方面懂得也很多,主要得力于社会实践与读书。例如苏步青、陈从周等老一辈科学家,往往同时也是诗人、艺术评论家,平生所读的书是很多的。记者要与专家、学者打交道,要在文坛艺苑中走动,当然要掌握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还要大体了解每一个对象的学识专长兴趣所在,这样才有可能开始与他们对话。

 

▲陆谷苇写《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冰心题字的签名书


1981年11月下旬,陆谷苇写下了《袁美云在上海文史馆参观》,后被评选为“全国好新闻”。“采写这条消息,我感到除了得力于平日注意交朋友,最早得到上海文史馆馆员袁汉云(袁美云的姐姐)提供的线索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得力于平素的读书积累。因为稿中较自然地引用了这位阔别大陆30年的著名影星,在参观文史馆画展时怀想起她早年的义父义母——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材料。”


袁美云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影坛上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陆谷苇在少年时代就看过不少由她主演的影片,然而这位影星在新中国成立后就长期“浪迹天涯”,很少在影剧圈露面,几乎消息杳然。袁美云参观文史馆的画展,全部活动不过半个小时:下车、参观、与馆中的人小谈,就走了,但从报道来看,她在这里的活动却似乎很“丰富”。

 

▲陆谷苇及家人


在这篇报道中,提到了袁美云看到老画家应野平的画,如逢故人,惊呼“这是应老的!”她告诉陆谷苇,应野平与已故的陆小曼很熟。不熟悉袁美云身世经历的人,想必会弄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更不会注意及此,但陆谷苇读过一些徐志摩的作品,包括徐志摩为陆小曼写的《爱眉小札》,并从陈从周编著的《徐志摩年谱》中找到了可靠记载:徐与陆婚后小居硖石老家,曾请袁美云姐妹来演过戏,并收袁氏姐妹为“义女”。由于熟悉这些背景史料,陆谷苇对袁美云当时的“动情”就理解了,这段文字后被认为是报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段。

 

“读书多了,一定会有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乐趣。记者采访作家而不读他们的作品,采访艺术家而不看他们的艺术创作经验之类的文字,还有其他有关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目前正关心着的专业问题,简直无法进行工作。即使勉强成文,也必然不成佳作。”


建“资料库”——“业精于勤”水到渠成,得来全不费工夫


陆谷苇还经常整理自己的采访笔记,曾有系统地把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等文艺界知名人士与他的谈话记录分别作专题整理,积累了几十本笔记,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可惜,“文革”变起,全都被迫付之一炬。

 

到中新社工作之后,陆谷苇重新做起资料的积累工作,买了一些《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等工具书,重新搜集整理有关人物的文字资料,分门别类,以便一索即得。对某些重要采访对象,如巴金、刘海粟等,还另行设置专题的资料档案,包括他们历年与陆谷苇谈话的记录。

 

▲巴金题字“讲真话”


为了不影响被采访者谈话时的情绪,陆谷苇的采访记录有不少是事后补记的,但必须当天记好,否则不免要遗忘或者记错,写起稿来就难保采访事实的准确了。为了追记采访内容,他常常工作到夜深,但从不以为苦,且引以为乐。

 

1959年,有一篇其他记者写的关于“神笛”陆春龄的专稿,第二天急于见报,但到夜深报纸编辑部才发现稿件内容不够丰富,必须重新采写。有人知道陆谷苇与文艺界人士的交往一直很多,素有这方面的积累,临时把他从家里召到报社“另起炉灶”。结果,陆谷苇依靠自己平时的采访记忆,花了一个多小时重写了这篇专访,事后还被评为“好稿”。

 

陆春龄对“谷苇”的新闻稿也深有印象。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50年代,“谷苇”就多次采访过他,报道了他从“三轮车夫”到被誉为“魔笛”“神笛”的人生故事。

 

▲陆谷苇照片


“一个记者没有自己的‘资料库’,总归有一天会感到不方便的。我个人的记忆力向来不好,因此深感必须依靠文字资料的积累才能做好工作。特别是写人物专访,有时牵涉到有关的人物活动年月、重要著作或艺术作品的题名与内容,如果采访时偶一疏忽,手头又无资料可查,那就常会有‘功亏一篑’无法下笔之叹。”


陆谷苇认为,新闻不同于文艺创作,记者笔下写出来的必须是事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是“客里空”,无法取信于读者。要掌握大量的新闻事实,把这些新闻事实加以选择写成好的新闻报道,记者实在只有养成勤跑、勤思、勤写、勤看、勤学的习惯,别无捷径可走“业精于勤”水到渠成,勤劳工作会给人带来快乐。

 

在他看来,中国的新闻记者过去就有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不依靠自己独特的艰苦的工作,只求于“封锁”消息、“独揽”新闻素材的做法,是没有出息的,也是做不好工作的。“在我以往的新闻工作中,也曾多次得到兄弟单位同行与前辈的帮助与指导,使自己深受教益。我觉得中国新闻工作者团结战斗的传统精神是值得加以提倡和发扬的。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社五十周年丛书》(2002)

谷苇《关于巴金<随想录>手稿及其他》(1997)

谷苇《编书浮想》(1994)

谷苇《思想不老的人──巴金纪事》(1994)

谷苇《漫谈记者“交友之道”》(1985)

谷苇《谈新闻报道的趣味性》(1985)


作者:王笈

编辑:宋怡霄

图片来源于陆谷苇亲属及网络


推荐阅读:

“神曲”时代,不会写歌的记者不是好传媒人?

中新社首任社长金仲华:70年前提出的新闻理念就很“潮”
斩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他还是闻一多的外孙……

散文笔法写新闻美爆了!万字长文教你变身沈从文

这位老记一篇报道揭开兵马俑惊世发现,我从他身上学到了……

经济新闻如何能“下笔如有神”?请收下这位女记者的Tip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