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气象新闻写成段子!美女记者手把手教你做“追风达人”

李姝徵 庖丁解news 2022-03-17

中新社上海分社记者李姝徵

大家好,我是中新社上海分社记者李姝徵。

追台风、战高温、扛极寒……跑气象新闻,体力很重要。

但要写好气象新闻,更少不了“有脑”“有心”和“有趣”。作为一名“追风少女”,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写出一篇生动活泼的气象新闻。


 

“气象新闻没现场,

看你不如看预报”



现场感,是气象新闻的灵魂。

在气象报道中,能不能将自己在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落笔纸上,传达给读者,直接决定了稿子是否生动可读。

在一些灾害性气象事件中,记者在报道一线的所见所闻已具有足够的冲击力,不愁不出稿。

面对城市中相对平淡的气象事件,是否就“无稿可做”呢? 

刚接气象条线,我对此也犯过难:上海气候相对温和,夏季最高气温大约38℃,冬季最低温在0℃徘徊;虽时常受到台风的影响,但与东南沿海一带相比,直接登陆的台风屈指可数;加之相对完善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往往能将气象灾害“化解于无形”。

实际上,数年的报道经验让我明白,要将常规化气象报道做得生动可读,需要抓住几个重点找准现场、解读数据、采对“体验官”,以及足够大的“脑洞”。

 

东边日出西边雨,

新闻现场在哪里?



“十里不同天”,同一座城市中不同区域面临的气象状况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所在地的情况,对即将到来的气象事件有初步的预判。

正确的时间加上正确的地点,才能在“平平无奇”的气象事件中,找到“不平凡”的新闻点。

战高温,是夏季必备的选题,每年我都要当几次行走的“五花肉”。虽然没被烤熟,但我的鞋底却在上海的极端高温中被烤掉了。

那是2017年7月的一天,上海气象部门发布消息称:当天最高温度很有可能突破历史极值。

见证历史的时刻怎么能错过!我在心里盘算,哪儿最热呢?于是,我在当天中午登上了上海警方的水上巡逻艇。

李姝徵在水上巡逻艇上进行采访

不出所料,果然够热!江面毫无遮蔽,烈日下的巡逻艇成了名副其实的“铁板烧”,用测温枪对准甲板一测:好家伙,76℃!

还没等我发完感慨,脚下有一阵说不上来的怪异感觉——我的两片鞋底和鞋子分了家。

这时,一旁的警察蜀黍告诉我,盛夏时甲板温度过高,他们工作时需要穿着特种胶鞋,才能避免鞋底被烫掉的“惨剧”。这一幕自然被我写进了当天的高温稿件中。

图为被76℃的甲板烤掉的鞋底

有时候,你“错过”的新闻现场,可能也隐藏着新闻点。

举个例子,上海气候较温和,冬季虽然时常遭遇湿冷的“魔法攻击”,却是个“贫雪”的城市。对于降雪几率较低的上海,雪花算得上是“奢侈品”。

物以稀为贵,下雪是上海人入冬后的一大期待,也是我在冬季气象报道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南京下雪了,飘雪的玄武湖太美了!杭州下雪了,银装素裹的西湖仙气飘飘!然而,相比隔壁城市的“霸屏”雪景,上海的雪有点“玄学”:下不下?不一定。能不能看见?碰运气。

我曾经错过一场“上海高海拔地区”独享的初雪。

那天正是“大雪”节气,细雨蒙蒙,又湿又冷,朋友圈却被飘雪视频“刷屏”:原来,有网友在上海中心大厦119层拍到了今冬上海初雪。细小洁白的雪花飘扬在552米的高空,是上海小陆家嘴“高海拔地区”独享的美景。

“凭什么别人赏雪,我淋雨?”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采访了气象专家,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做了一篇应景又有趣的稿子。

作品链接

 “天鹅”送暴雨 上海变“海上”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7485636.shtml)

•上海“高海拔地区”迎初雪 沪人调侃“全都下在朋友圈”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sp/8695329.shtml)


如何写活?

解读与“吐槽”都很重要


在气象报道中,单纯罗列数据很容易写成天气预报,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比较和解读,才能用好、用活手头的数据。

最容易出新闻的是与历史同期数据进行纵深比较,高温、极寒、干旱、暴雨……占了一个“极值”,稿子就有戏。

极端天气成因复杂,其造成的影响并不囿于一城一地,在采访当地气象部门之外,也可以多看看相邻省份的气象报道。

若遇上厄尔尼诺等大范围气象事件,还可以将当地天气情况与全国的气象“大背景”相结合,进行分析解读,这也是让稿件更扎实的好方法。

️8月10日,街头的一棵行道树被台风“利奇马”连根拔起。(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天气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情,每个人都是气象“体验官”。而且论起“吐槽”,真是高手在民间。因此,在比较数据、采访专家之外,不妨找一找“体验官”们,往往能收获既精准又生动的“神吐槽”,为稿件增色。

记得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的冬季,长江中下游多地陷入阴雨寡照,上海的雨日与降水量均逼近历史极值。

上海的日照数据更是惊人:累积日照时数仅145小时,日照总时数仅为常年冬季的三分之一。若按日均日照4至5小时计算,足足有两个月的阳光“人间蒸发”。

彼时正值电影《流浪地球》大热,“问世间晴为何物”的网友们造出一个热词“流浪太阳”——怀疑太阳给自己装上发动机离家出走了。

对罕见的气象事件进行数据深读,加之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度,不愁出不了好稿子。

2018年夏天,上海先后遭遇台风“安比”“云雀”“温比亚”登陆,中间还夹着台风“摩羯”所带来的风雨影响。

️8月10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上海外滩景区风力较大。(张亨伟 摄)

30天内4个台风“舞动申城”,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但稿件里通篇都是“防汛抗台、严阵以待”,别说读者看着腻,我写着也腻。

没有了当初直击台风“安比”登陆的兴奋,我对“包月”的台风有些审美疲劳了。于是,我尝试开发台风的“多种食用方法”。

除了采访气象专家进行成因解读,我还打开了“吐槽”的大门:“魔都台风,做二休五”“每周一台,配送上门”“‘戏精’台风‘走位’飘忽”“今夏的华东为何如此‘招风’?”……将台风的成因、路径、频率以“段子”的形式生动展现。

经历过这个特别的台风季,我深深感慨:好好珍惜气象报道吧,毕竟能在稿件里写“段子”的机会,真的不多。
 

作品链接

• 沪人争相“晒太阳”:见到2019年“第一缕”阳光(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8727783.shtml)

• “云雀”登陆上海 申城半月内遭台风“两连击”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8588416.shtml)


 

树“怕冷”,钟“怕热”:

“惨”的不止你一个


每个人都是天气的“体验官”,可有时候,这个“体验官”还真不一定是人类。

因为暖冬而提早从冬眠中苏醒的乌龟,因为天气炎热而失去“食欲”的鸽子……

只要留心观察,“脑洞”大开,许多生活细节都是为稿件增色的“佐料”。

此外,若能将气象事件与社会新闻相结合,做出来的稿子往往别有一番妙趣。

比如夏天“高烧不退”的上海,曾经让的外滩海关大钟“中暑”。上海海关大钟是上海地标式建筑,和英国伦敦的大本钟是“姊妹钟”。持续多日的高温加之昼夜温差大,已是“耄耋之年”的海关大钟经不起折腾便“罢工”了。巧的是,她的姐姐大本钟也于同年同月开启长达4年的大修。

当你在湿冷的“魔法攻击”下瑟瑟发抖,看到路边的大树居然也穿上了“毛衣”,会不会心生羡慕?一年冬天,还真有人给上海的树“穿毛衣”——一群在沪外国人整整织了一个月,用五颜六色的“毛衣”让南昌路上的梧桐树焕然一新。并非树“怕冷”,而是国外流行的“针织涂鸦”。
 

作品链接

• 上海“高烧不退”外滩海关大钟“中暑”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8308930.shtml)

• 上海开启“速冻”模式 在沪外国人给大树“穿毛衣”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7641398.shtml)

 
留心每一次气象事件带来的不同现象,拟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加上生动的表述,有了“时新感”和“灵感”的“加乘效应”,好稿子正在向你招手。

中新社上海分社记者李姝徵

林林总总聊了这么多写稿的“脑力活儿”,跑气象新闻还是需要一个好身体的。多多动笔之余,也祝大家多吃多练,法力无边!



作者:李姝徵

编辑:魏   园

推荐阅读:


在内蒙古做新闻,除了“羊煤土气”,还能这样抓住大热点!
中国新闻奖初评作品公示,小心好作品因它“一票否决”!
数据里面有黄金!手把手教你挖“新闻富矿”
在地方如何写就好稿?这份大数据分析道出“中奖”秘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