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中国故事“火出海”?这场论坛包了全年的金句!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2-03-17


11月19日上午,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开幕。当天下午,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统战部指导,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网上内容建设论坛举行。



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助力网络文明”主题,与会嘉宾从中国叙事的“破”与“立”、中国故事的“根”与“魂”、中国发展的“时”与“势”三方面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对于讲好新时期的中国故事,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潘岳在论坛上表示,要通过互联网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助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将中国故事用“跨文化”的方式“再翻译”,一个好方法就是文明比较,要敢于并善于正面回答最复杂最尖锐的问题。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谈到,要着眼突破西方话语陷阱,突出打好“人类进步”牌、“和平发展”牌、“公平正义”牌,触动各国人民共鸣共情。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要注重把“陈情”和“说理”相结合,找准国外网民受众的兴趣点、兴奋点。


讲好当代中国的“理” 

过好国际传播的“桥”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国新闻社社长 陈陆军:讲好中国故事,要“回到中国”,讲好当代中国的“理”,用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和经验来研究中国,建立中国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主流叙事。从根本上讲,国际传播影响力取决于思想和文化的力量。第二,要重视差异,过好国际传播的“桥”,开展中国叙事时力求细分受众、共情同理,善用网络,善借载体。最后,在具体采编操作中,我们用好一个小技巧——注重寻找问号、打开问号。我们坚信,记者是行者,更是问者,善问者行!


如何突破西方舆论陷阱是中国媒体的必答题


▲新华网总编辑钱彤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新华网总编辑 钱彤: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舆论战,如何冲破西方价值围攻、突破西方舆论陷阱,是摆在中国媒体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破”,就是要打破西方媒体话语垄断和霸权,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的事实、富有穿透力的表达,突破西方设置的意识形态和信息传播双重壁垒。“立”就是要构建中国故事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提高自主设置议题能力,掌握国际舆论场上的主动权、主导权形象。


构建中国正面叙事体系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兵在论坛上发表视频演讲。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兵:既要立足本土,让传播具有“近水微凉生”的烟火气,又要放眼全球,心怀“远看山有色”的大格局。可以从人、文、道切入来构建正面叙事体系,通过更多的个体叙事、故事叙事、情感叙事,来直达受众内心深处。


讲好中国故事,要避免两个误区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人民网总编辑 罗华:讲好中国故事,要避免两个误区,有一种是要一味迎合,迎合西方的视角,展示中国落后故事才能在国际社会上受追捧,而展现中国现代发展的故事,在国际上无人问津。另外一种误区是,有时候会出现简单生硬,传播不讲方式方法。


在互联网凝聚中国故事的“根”与“魂”


▲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环球网总经理 单成彪:“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功能,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要继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阐释中国价值、展现中国力量,在互联网上凝聚中国故事的“根”与“魂”。


“明叔杂谈”回应“自干五”:希望大家都来当


▲微信公众号“明叔杂谈”作者明金维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微信公众号“明叔杂谈”作者 明金维:过去三年多,世界局势的发展给我们14亿中国人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现实主义国情教育课,我相信有很多人像我一样,从过去对“美国梦”的渴望,到慢慢看清美国的这种虚伪,这种“双标”,来真正理解基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国情,来理解我们“中国梦”真实的含义和伟大的含义。BBC前不久专门用一篇报道来提我们在网上自发维护中国立场、讲述中国故事的这群人,叫“自干五”。未来有一个“自干五”,一群“自干五”不够,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来。


在看见、读懂中国的基础上创新话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周勇: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首先要看见中国,走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最前端,感受中国社会最新鲜的气息和脉动;其次,要在看见的基础上读懂中国,俯仰天地,洞察事情,对社会产生深刻的认同和深厚的情感,形成牢固的中国立场;最后,要在看见、读懂中国的基础上创新话语。


讲好中国故事,要在互动传播中寻求共情


▲中国日报网总编辑韩蕾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国日报网总编辑 韩蕾:新时代的中国自带流量,在国际舆论场中常常关于中国的故事占据C位和头条。社交和短视频平台已经迅速从信息传播的“新场域”成长为“主阵地”。要在互动传播中寻求共情,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尤其是与青年群体的互动,更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共情。


拉近世界和中国的距离,消除刻板印象


▲知名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会长高佑思在论坛上发表视频演讲。


知名博主、歪果仁研究协会会长 高佑思:当前大部分外国青年和中国的交流困难,体现在语言和文化沟通障碍导致的信息差,对于中国的理解不够全面、立体、真实,部分国外媒体对中国有偏见。我的愿景是帮助孵化上万个跨文化视频博主,让我们一起讲我们在中国的故事和体验,拉近世界和中国的距离,消除刻板印象,让跨文化交流不再困难,让更多外国人看懂中国的“时”与“势”,充分了解和尊重她。


▲视频:高佑思:我想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 找到中外利益交汇点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赵立坚:讲好中国故事,注重以小见大,全方位、多角度诠释中国发展成就。我们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找到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找准国际交流的公约数,我们用西方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方式、听得信的内容,让中国叙事成为世界叙事和国际共识。我们注重展示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用小切口展现大格局,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力争将我国发展成就的硬事实,在境外新媒体平台上实现软着陆,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用接地气的方式去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形成客观正面的中国观。




作者:小牛工作室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戴梦岚


推荐阅读:

会议报道总被“套路”?625字获奖特写带你跳出“会八股”!

高原缺氧、走掉鞋底   南疆“上山入漠”采访全揭秘!
记者节“吐槽大会”上线!谁是年度Talk King?
纸价1月7涨,纸媒更冷的寒冬要来了?
一键Get自贸港报道“宝典”(内部采编会视频曝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