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监管真的能跨省一体化?长三角的决心不应被低估

彭园园 江淮观察
2024-09-07
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紧跟国家战略,沪苏浙皖的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签订《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
5年来,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成果不断,从合作初期成立的10个专项合作组发展到业务条线全覆盖,从9个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事项拓展至58个,推动长三角市场监管执法协作向纵深发展。
市场监管不要说跨省,有时候在一个省内跨市县都存在着标准、尺度以及流程上的差别。
现实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经营者,一旦遭遇异地监管执法,就会焦虑不堪。‍‍‍‍‍‍‍‍‍‍‍‍‍‍‍‍‍‍‍‍‍‍‍‍‍‍‍‍
也正因为如此,不同区域之间的监管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就造成不同地方发展环境的“温差”,直接给经营主体带来不同的“体感”,由此也就形成了不同区域营商环境“口碑”。‍‍‍‍‍‍‍‍
市场监管的跨省级行政区一体化,不仅是区域一体化的“深水区”,更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改革“深水区”。‍‍‍‍‍‍‍‍‍‍‍‍‍‍‍‍‍‍‍
借用常说的一句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不要因为“水深”,就低估了长三角地区在这件事上持续突破的决心和定力。一定程度上,这是厚植区域一全化发展根基的顺势突破之举。‍‍‍‍‍‍‍‍‍‍‍‍‍‍
毕竟,早在20年前,长三角区域就开始了自发探索。这既是人心所向,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律所向。‍‍‍‍‍‍‍‍
不久前在浙江温州召开的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上,三省一市更是发布多个重点合作项目,以此来全力打造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升级版。
长三角,值得期待。
作者|彭园园
编辑|朱卓

图片|关敬生

始自20年前
高质量和一体化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两个关键词。
不断‌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才能实现三省一市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回溯长三角的“一体化之路”,早在二十年前,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就曾在浙江湖州共同发布《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这是我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
走过20个年头,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频次增加,机制逐渐完善,区域合作初见规模。在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上,三省一市签订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框架协议。围绕信用信息共享、标准规则统一、“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综合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持续筑牢信用监管链、织密信用服务网、夯实信用基础桩、丰富信用工具箱,进一步擦亮“信用长三角”工作品牌。
“这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长三角三省一市信用监管和服务一体化协作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在数字化转型上走在全国前列。智慧城市、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是市场监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支撑。
三省一市启动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数字化转型行动,将依托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三省一市数据资源平台,汇聚三省一市经营主体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企业年报、特种设备等基础数据,在经营主体跨省迁移、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共享、网络交易数字化协同监管、三品一械广告审查协同、计量协作、药械化产品跨省委托生产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等8方面开展数智协作,力争到2025年底,建设形成以数据共享和系统协作为两翼的互联互通体系。
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需要计量技术的规范和统一为支撑。会上,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启动筹建。
位于上海的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同意筹建空间信息、生物技术要务、先进制造业数字等领域长三角计量技术委员会。未来,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区域内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强计量科技创新和资源共享,建设完善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推动解决重大计量科学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食品安全监管率先探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在会上正式发布,并将于9月1日在长三角地区同步实施。
2019年,长三角共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试点行动在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6个城市启动。经过近5年的试点行动,此次正式发布的信息追溯标准体系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及安徽3省1市。作为国内首个区域性追溯数据互通的技术标准,也是国内首个区域性地方食品安全标准,这一标准对提升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共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明确提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数据元应包含的6类信息,包括追溯码信息、生产经营者信息、基础信息、生产信息、流通信息和抽检信息,并针对每类信息所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这些要求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为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了渠道。
据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标准对长三角区域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数据元、数据接口要求等作出了统一规定,打通了三省一市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数据的“数据孤岛”,突破了三省一市各追溯系统标准不一造成的技术壁垒,构建了跨区域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的快速通道。
在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10个实事项目中,有一项针对食品安全领域的项目——“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以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启动了“长食常安”实事项目。
三省一市将联动实施长三角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失信联合惩戒、食品安全实训中心建设等15项具体合作举措,力争全年完成“你点我检”监督抽检和快检累计不少于20万批次,推动重点品种追溯信息贯通,确保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志当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长三角地区的目标是当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为此,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聚焦当前建设统一大市场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商品和服务市场统一、监管执法公平统一等四大领域先行探索,创新长三角商事登记增值化服务模式等15项合作机制,推出跨区域公平竞争执法、企业跨区域自由迁移、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一批具体举措。
比如,围绕创新长三角商事登记增值化服务模式,推动名称登记、经营范围、企业迁移等工作规范进一步统一,建立健全港资全流程登记、企业跨区域迁移等制度。推动长三角地区将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作为统一的经营主体身份认证载体,在更多领域应用。
在推进长三角公平竞争政策一体化上,协同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刚性约束体系,规范审查程序、提高审查效能。建立“登记注册+信用监管+合规培训”三维度风险预警机制,常态化开展经营者集中审查区域化合作。
围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跨区域公平竞争审查线索移送、第三方评估等相关重大事项合作,进一步加大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行为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指定交易、限制商品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通、阻碍异地经营等妨碍公平竞争行为。
三省一市协同发力,力争到2026年,长三角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壁垒加快破除,要素流动自由畅通,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市场消费放心满意,形成一批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先行成果。

本公号部分文章与《安徽日报》“江淮观察”专栏联动推出。欢迎私信或留言提供感兴趣的报道选题。

转载本文须得到授权。

星标☆“江淮观察”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审核|王弘毅  终审|胡旭



[ 推荐阅读 ]读懂了合肥的这项创新,更懂得“科创名城”是拼出来的
政策何以撬动消费者“钱包”?汽车以旧换新做了些探索
合肥之外再无“大城市”,安徽怎么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淮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