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无声:愿西安长安 祝好人好运

园地耕耘者 一枚园地7 2022-01-12

[人性的光辉之所以能贯穿前代仍闪耀至今,正是因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令其湮灭将其抹灭,豪强不能,权威不能,而规则也不能。]


于无声|文

安然以待|编

      

一、


西安官方宣布疫情社会面已经“清零”,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新闻。


但转移安置出去的患者,疑似病例和密接者的命运也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关心。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文章中我重点写了几个普通人的在疫情中的故事和他们遭受的磨难与不公。我还在文章中呼吁,希望当疫情爆发后,不要给穷人带来生活上的不堪重负的压力,不要让疫情成为老百姓挥之不去的梦魇。


很多读者后台留言,说我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感谢我为普通人发声。对这些读者朋友的鼓励我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也会成为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但也有个别爱国心爆棚的读者用非常恶毒的语言留言说我丑人多作怪,肯定跟方方一样面目可憎。我想跟这位朋友单独说几句:


第一,承蒙你把我跟方方老师联系到一起。她是文坛大家,她是耀眼夺目的星星,而我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自媒体作者,是人世间一粒不起眼的微尘。虽然我无法跟她相提并论,但并不妨碍我跟她一样关注底层人民的命运。


第二,我想跟你说,我和很多人都喜欢她的长相。我认为,如果中国女人中能多一点长得像她的人,能多一点活成她那样的人,中国男人中有多一点像她那么正直勇敢的人,那必将加快中国社会文明的进程。


第三,既然你是外貌协会的,那么我顺便也告诉你一声:我身高超过1.8米,长相虽然谈不上多么潇洒英俊,但起码够得上玉树临风,绝对不是你想象中的面目狰狞。


还有一位读者善意地提醒我说,既然你那么喜欢西安,你也可以写写西安城的好和西安人的好。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写写我喜欢的西安城,还有这座城里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人们。


二、


西安什么时候叫长安的?我没有考究过。但长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更有诗意和更多韵味。长长久久,平平安安。寄托了多少人美好的愿望。


说实话,我更喜欢那个叫长安的城。


只可惜我们只能通过现在的西安城去回味那个十三朝古都长安城的模样。


两年多前,当我准备离开故土,我特地去了一趟西安,就是想好好地再看它一眼,然后把它刻印在心上。


(1)西安城墙


明城墙,是西安的标志之一。


这座城墙长度位列全国第二,历经数百年时间,仍保持着惊人的完整。


如果你愿意,可以骑着自行车缓缓穿过古老的城墙,就像穿越了悠长的岁月一样。


如果到了冬天,一场大雪落下,那层温柔白雪覆盖的的似乎不是斑驳的青砖,而是厚重的历史。



(2)钟楼


每个到过西安的人,都应该会在钟楼驻足停留。


站在钟楼上看东西南北的车水马龙的流动,不禁有太多的感慨:多少年来钟楼岿然不动,看尽这个城市的喧闹和安静,繁华与落寞。



(3)大唐不夜城


去西安,总有朋友带我来这里。这条可以边吃边逛边买边看的步行街,早就成了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


在这里,不管是建筑、雕塑,装饰,还是街头艺术表演,都是由数不清的仿唐元素组成。


每次在这里徜徉,心里总是会问,那个遥远的处于盛世的大唐,就是这个样子吗?


又或者,如今的西安城跟当初的长安城比起来,多了些什么?又少了些什么呢?



(4)大雁塔


我喜欢秋天去大雁塔。


秋日长空,周边公园中的银杏金黄,一起装点着衬托着这座悠久历史的建筑。


它站在那里已经千年,在中国在这古老的都城。


它像山峰似的一动不动,像墓碑似的一动不动,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痛苦和生命。



(5)兵马俑


去了西安,如果不去兵马俑,人家会说你白来了一趟。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名片,北京有故宫和长城,上海有城隍庙和迪士尼乐园,长沙有文和友和茶颜悦色……


而西安的名片,无疑就是秦始皇兵马俑。


当我们去领略兵马俑带给我们震撼的同时,会不会也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那个强大得不得了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就是一个短暂的过眼云烟?



(6)看不完的长安


古人云,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实在是过于夸张,长安城的美好,岂是短时间能够欣赏得完?


大明宫,汉阳陵,回民街,华清池,历史博物馆……


只要你想,西安,绝对值得你流连忘返。


三、


西安的城很迷人,西安的好人很感人。


这次扑面来到西安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慌乱不堪,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闪闪发光的人性光辉。


面对老百姓在疫情中遇到的苦难和遭受的不公,有些人充耳不闻,反而冷眼嘲讽。


而有些人则发出了声。



西安城里多的是用文字讨生活的人。这位著名作家,陕西作家中执牛耳者,面对这次疫情带给西安人民的伤痛,说出来以上的话。不少人批评他,也有人为他鸣不平,认为不能苛责。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就得说话,这是宿命,无法逃避。


当然,能说多少话,能说什么话,往往不由知识分子自己决定,所以我也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不容易,能够保持异议的知识分子历来都是社会的稀缺资源。但知识分子要有时代担当,实在想明哲保身,沉默是相对更好的选择。


还有那个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据说还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竟然长篇大论痛批起在疫情中哭诉的女人。



还好,西安城又何其有幸!有一位前主流媒体的记者,现在是靠自媒体为生的人,她用内心深处的悲天悯人和带有浓浓情感的文字写出来了西安版疫情日记,给我们展示了疫情期间西安人特别是西安底层人的遭遇和命运。


在她的文字里,有不安、有眼泪,有期待、有提醒、有反思,有悲悯,用情至深,直抵人心。


而这座千年古城,因为有了这个写作者,因为有了这个女人,因为有了这篇文章,足以覆盖那些所谓功成名就的大作家们,在人文与刀锋的语言世界里,她给我们带来了良知善念,给我们带来了悲悯情怀,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有益的思考:那就是在一场公共灾难面前,我们该如何对待具体的每一个人。


正如她所说:这世间,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每一个人的死亡就是所有人的死亡。



病毒没有在这城市带走生命,但别的,却真有可能。


我还想谈谈另外一个好人。她是我们一枚园地的读者,她也是西安人。


疫情开始后最严重的几天,我们几乎天天在对话,她把很多身边的消息告知我,让我知道了西安真实的情况,她每天都要发好多个朋友圈,来为疫情中受苦受难的人们奔走呼号,她说她喜欢西安,她每天都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疫情中的点滴和感受。



当然,西安城还有一大批无名的好人,他们是医生护士,是社区工作者,是从上到下的防疫人员,是无数付出体力和心血的志愿者。还有那些听从安排,配合抗疫,被转运来转运去的每个普通人……


正是有了他们共同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战胜疫情,迎来这个城市的祥和和安宁。


四、


有一位网友说得好:


我爱着西安这座城市,但这绝不应该成为我无视在这个城市犯下错误的理由。


八月怀胎孕妇肚子里的孩子,距离生的希望只有一墙之隔,却被“没有有效期内的核酸”掐灭。真的是为了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吗?还是说在赌“她应该死不了吧?万一放她进去救下孩子,这是一件小事情,到头也没有人说我无私关爱生命,反而还会被领导责备而失了工作,倒不如闭了双眼按照硬性规定办事,出了问题是政策的错不是我的错……


人性的光辉之所以能贯穿前代仍闪耀至今,正是因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令其湮灭将其抹灭,豪强不能,权威不能,而规则也不能。


偏偏在这次疫情中的西安,在几个普通人面临困境甚至绝境时,我们没有看到人性的光辉在熠熠闪亮。


我为此次疫情中西安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心。当然我也要向在此次危难中八方驰援的同胞以及坚守岗位,时时心系群众的人员致敬,对你们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五、


一晃新的一年又过去了七天。


还是那个许多人都在问的问题,2022年,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的答案是,大概率不会。


最新消息,第三种经过多次变异,传播能力更强,致病率更高的病毒已经出现。


人类是一个共同体,病毒不会长眼睛。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染开的病毒,几乎也一定会在我们这片土地造成伤害。


面对着这场还看不到头的抗疫战争,我们该如何决策和取舍?


西安,是一个教训。希望它不要成为接下来疫情来临时另一个城市的缩影。


我虔诚地祈祷:


愿西安长安,祝好人好运。


【作者简介】于无声,一个喜欢文学的小企业主,一个永远有梦的老男人。一枚园地耕耘者。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一枚园地欢迎您来稿(来稿请确认未在其他公号发表)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微信号:anranyodai(请注明“投稿”)
进园地读者群请加微信:anranyodai
《一枚园地文集电子版》对接微信:657767929


点击阅读更多

李大同:零星回忆,送行老徐
贺延光:悼念徐祝庆,一位大写的新闻报人
谢湘:老徐那些令我难忘的小事儿

关于新冠疫情十大过当防控问题及其质询
万岁这个词
南宫踏舞:小寒,谁能帮她度过难熬的夜?
黄德莹:我是新冠密接者
吟诗作赋:升一个调,成就了永远的三毛
于无声: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王凌云:童年记忆(3)
王凌云:童年记忆(2)
王凌云:童年记忆
一枚:悼念王凌云,一位伟大的母亲

南宫踏舞:一路向南,我心温暖
这样的礼物,这样的音乐,这样的诗,全世界谁不喜爱
我只有一把生锈的镰刀,只爱东风扬起的麦浪——李田田其人其诗
平安夜与湘西母腹中的胎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