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鳌论坛又双叕来了,看这位女记者教你如何抢鲜与抢先

李晓喻 庖丁解news 2022-03-17


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又要拉开大幕。这种大型国际性会议,分会场动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涉及的议题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与会嘉宾更是大咖云集,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海量信息里出不来,甚至事倍功半。


怎么报道才能既有效率又出彩?送上几个TIPS。

01

如何抢“鲜”:抓鲜活细节


一句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表述,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或手势,有时胜过万语千言。在大家都忙着捞会场上嘉宾发言的“干货”,努力概括其核心观点时,抓取一些生动场面和细节展现给受众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比如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时任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谈论中国经济走势之余情真意切诉起了“乡愁”。

▲图为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


在分论坛现场,这位在台湾长大、长期在大陆工作,因历史原因无法返台的知名经济学家很动感情地连说了三个“我相信”:“我相信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是暂时的,我相信中国人有智慧来解决两岸目前不完全和谐(的问题)”,“希望两岸政治家有智慧来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相信这个日子不会太远,因为我也想再回到台湾。”
于是我们很快发出了《林毅夫博鳌诉乡愁:我想再回到台湾》一稿。这篇稿件随即被港澳台多家报纸采用,在国内也广为传播。

▲图为李晓喻在今年两会期间采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再如,2017年年会上,曾担任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蔡鄂生调侃说,“控也好,不控也好,反正北京房子我都买不起。”他还表示,房地产调控不能搞强压强控,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很复杂”,不能单纯从企业角度来看,而要从整个机制视之。


当时,楼市调控政策正密集出台。当年3月以来,已有近20个城市加入调控大军,北京、上海等地楼市政策再次达到“史上最严”,更有一些城市在短短几天内连续多次调控,不断加码。


▲图为李晓喻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中采访扶贫车间


在此情况下,我们抓住蔡鄂生的这句“神吐槽”,以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朱云来的相关观点和手势,发出《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北京房子我买不起》一稿。稿件一经发出即收到良好效果,在澳门、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境外多家报纸落地。


不过,抓细节不能一味“为抓而抓”,与热点和人物特质相结合的细节才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02

如何抢“先”:跳出会议看会议


博鳌亚洲论坛的与会者通常“咖位”很高,其中不乏政府高官、权威专家学者、全球知名企业家。如果只单纯做嘉宾会上言论的“搬运工”,实在是对优质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容易陷入和其他媒体的同质化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完全把会议本身作为报道对象,被会议牵着鼻子走,而要把它视为一个回应当前各种热点、焦点的天然信息场和舆论场,才能最大程度使各种嘉宾资源“为我所用”,抢尽“先”机。


▲图为海南琼海,博鳌亚洲论坛喷泉广场(蒙钟德 摄)


事先做足功课,列出不同领域最受海内外关注的议题,提前设计好相应采访提纲(最好中英文两个版本都有),想好最适合回答这些问题的嘉宾然后直接去现场“抓”,这样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还省时省力。


这种“主题先行”式的操作要出彩,一要知道哪些话题是热点,二要知道热点人物的最新动态。否则,效果就会打折扣。

 

比如2018年时,中美经贸摩擦是热度最高的焦点。于是在当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我们针对这一事件采访到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等与会嘉宾,请他们就“经贸摩擦会否阻断中国发展”、中美经贸摩擦走势等当时大家关注度非常高的问题做一解读,并结合会场上其他嘉宾观点写成《中美贸易摩擦走向何方?》一稿,很快就在外报落地。

 

▲图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骆云飞 摄)


再如,2016年时,海外对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高度关注,担心中国经济可能从此会一蹶不振,进而影响整个世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很多都是全球知名智囊,由他们来谈中国经济还行不行,是个不错的选择。


《博鳌五问中国经济:底气怎样?前景如何?》一稿就是这么来的,围绕“供给侧改革怎么改”、“稳增长政策储备够用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拖累世界?”等几个当时备受热议的问题成文。

 

博鳌亚洲论坛喷泉广场装扮一新迎嘉宾(蒙钟德 摄)


其实,这几个小建议不光针对博鳌亚洲论坛,也适用于很多大型会议报道。只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有嗅热点的灵敏“鼻子”,再来一双敏锐捕捉现场细节的眼睛,肯定能事半功倍。


作者:李晓喻

编辑:宋怡霄


推荐阅读:

在内蒙古做新闻,除了“羊煤土气”,还能这样抓住大热点!

这位驻外记者,业余办了个自媒体,还成了当地头部公号......

文字记者拍“大片”|无人机为新闻报道插上“翅膀”

如何写出业界高赞的文化报道?巴金、沈从文、冯骥才都成了他的密友……

“神曲”时代,不会写歌的记者不是好传媒人?

新媒体“探路者”金仲华:他的“干货”仍是“爆款”之道

中新社首任社长金仲华:70年前提出的新闻理念就很“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